android與ios規范
A. iOS和Android的app界面設計規范(750×1334)
目前,很多UI設計師的UI設計稿是先做iPhone6(750×1334)的,目的是向上適配iPhone6Plus,同時向下適配iPhone5和iPhone4的尺寸。這一節課也算是25學堂為大家精心整理的iPhone6界面設計尺寸規范大全。
iOS篇
————————————————————————————————————
界面尺寸
☆ 狀態欄(status bar):就是電量條,其高度為:40px;
☆ 導航欄(navigation):就是頂部條,其高度為:88px;
☆ 主菜單欄(submenu,tab):就是標簽欄,底部條,其高度為:98px;
☆ 內容區域(content):就是屏幕中間的區域,其高度為:1334px-40px-88px-98px=1108px
| 設備|App Store|程序應用|主屏幕|spotlight搜索|標簽欄|工具欄和導航欄|
| :-------------:|:-------------:| :-----:|:-----:|:-----:|
|iPhone6 plus(@3x)|1024 1024px|180 180px|144×144px|87×87 px|75 75px|66 66px|
|iPhone6(@2x)|1024 1024px|120 120px|144×144px|58 58px|75 75px|44 44px|
|iPhone5 - 5s - 5c(@2x) |1024 1024px|120 120px|144×144px|58 58px|75 75px |44 44px|
|iPhone4 - 4s(@2x)|1024 1024px|120 120px|144×144px|58 58px|75 75px|44 44px|
|iPad3 - 4 - Air - Air2 - mini2|1024 1024px|180 180px|144×144px|100 100px|50 50px|44 44px|
|iPad1 - 2|1024 1024px|90 90px|72 72px|50 50px|25 25px|22 22px|
|iPad mini |1024 1024px|90 90px|72 72px|50 50px|25 25px|22 22px|
字體
iPhone 上的字體英文為: HelveticaNeue 至於中文,Mac下用的是黑體-簡,Win下則為華文黑體,所有字體要用雙數字型大小。
網路用戶體驗部做過一個小調查, 對於app字體大小的調查結論如下:
B. ios和android設計規范區別
Android 整體視覺設計規范
App 界面的整體視覺組成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StatusBar(狀態欄)、TopBar(頭部欄)、Body Content(內容區域)、FootBar(底部欄)。
StatusBar 的樣式由系統 UI 決定,除背景配色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設計。
TopBar 兩個系統平台規范上的顯示高度與內容布局有明顯的差異,按各自的規范進行設計。
Body Content 除控制項外,採用相同的布局與視覺設計。
FootBar 除控制項外,採用相同的布局與視覺設計。
二、Android差異化設計案例解讀
1. StatusBar/TopBar 差異化設計
2. 常用的三個系統圖標/控制項差異化
3. 搜索/輸入控制項差異化
4. 彈窗樣式差異化
三、Android系統交互與iOS系統交互的差異化設計
1. 交互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了彈窗樣式與交互差異化之外,對於一些系統交互行為,推薦盡量使用 iOS 與 Android 各自平台的系統控制項與交互方式,降低開發與用戶學習成本。系統交互行為主要包含以:返回上級/關閉當前頁面的方式、通知開啟或者關閉設置、發送/提交內容(鍵盤自帶或者新增按鈕點擊)、Item 列表排序/刪除、提示窗顯隱、時間選擇控制項、手勢操作等等。
2. 交互動效:
交互動效也推薦盡量使用 iOS 與 Android 各自平台的系統提供的動效。比如 iOS 的鏡頭切近與高斯模糊,Android 的紙墨磁吸等等。
單條 item 的交互差異示例
總體來說,就是以 iOS 版為參照,底部欄與中間內容區域盡量保持相同的設計,通過對狀態欄、頭部樣式、控制項(開關、選框、搜索、輸入)、系統圖標(返回、分享、更多)、彈窗樣式、系統交互進行 Android 規范化差異,以保證該 App 的設計在兩個不同的系統平台即能符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又能適當體現系統的不同風格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