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線程間的通信
㈠ Android 進程間通信的幾種實現方式
Android 進程間通信的幾種實現方式
主要有4種方式:
這4種方式正好對應於android系統中4種應用程序組件:Activity、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和Service。
主要實現原理:
由於應用程序之間不能共享內存。為了在不同應用程序之間交互數據(跨進程通訊),AndroidSDK中提供了4種用於跨進程通訊的方式進行交互數據,實現進程間通信主要是使用sdk中提供的4組組件根據實際開發情況進行實現數據交互。
詳細實現方式:
Acitivity實現方式
Activity的跨進程訪問與進程內訪問略有不同。雖然它們都需要Intent對象,但跨進程訪問並不需要指定Context對象和Activity的 Class對象,而需要指定的是要訪問的Activity所對應的Action(一個字元串)。有些Activity還需要指定一個Uri(通過 Intent構造方法的第2個參數指定)。 在android系統中有很多應用程序提供了可以跨進程訪問的Activity,例如,下面的代碼可以直接調用撥打電話的Activity。
java">IntentcallIntent=newIntent(Intent.ACTION_CALL,Uri.parse("tel:12345678");
startActivity(callIntent);
Content Provider實現方式
Android應用程序可以使用文件或SqlLite資料庫來存儲數據。Content Provider提供了一種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數據共享的方式(跨進程共享數據)
應用程序可以利用Content Provider完成下面的工作
1. 查詢數據
2. 修改數據
3. 添加數據
4. 刪除數據
Broadcast 廣播實現方式
廣播是一種被動跨進程通訊的方式。當某個程序向系統發送廣播時,其他的應用程序只能被動地接收廣播數據。這就象電台進行廣播一樣,聽眾只能被動地收聽,而不能主動與電台進行溝通。在應用程序中發送廣播比較簡單。只需要調用sendBroadcast方法即可。該方法需要一個Intent對象。通過Intent對象可以發送需要廣播的數據。
Service實現方式
常用的使用方式之一:利用AIDL Service實現跨進程通信
這是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方式,因為它相比Broadcast而言,雖然實現上稍微麻煩了一點,但是它的優勢就是不會像廣播那樣在手機中的廣播較多時會有明顯的時延,甚至有廣播發送不成功的情況出現。
注意普通的Service並不能實現跨進程操作,實際上普通的Service和它所在的應用處於同一個進程中,而且它也不會專門開一條新的線程,因此如果在普通的Service中實現在耗時的任務,需要新開線程。
要實現跨進程通信,需要藉助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Android中的跨進程服務其實是採用C/S的架構,因而AIDL的目的就是實現通信介面。
總結
跨進程通訊這個方面service方式的通訊遠遠復雜於其他幾種通訊方式,實際開發中Activity、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和Service。4種經常用到,學習過程中要對沒種實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㈡ 安卓多線程間通信和多進程之間通信有什麼不同
1.安卓線程間通信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共享變數(內存)
2)管道
3)handle機制
runOnUiThread(Runnable)
view.post(Runnable)
android 進程內的消息驅動機制---Handler,MessageQueue,Runnable,Looper
Looper和Message的處理機制:首先在主線程中創建了一個handler對象,目的是為了處理從子線程發送過來的消息,然後當子線程有發送消息的需求時會使用Message對象,消息首先會被存儲在Message queue消息隊列中,主線程還有一個Looper消息輪詢器,會循環遍歷消息隊列中的消息,當發現消息的時候會發送消息給handler處理(更新ui等操作),handler調用handleMessage處理完後將Message置為null以便回收.
2進程間的通信
進程間的通信:
bind機制(IPC->AIDL)
linux級共享內存
boradcast
Activity之間可以通過intent來傳遞數據
3.安卓結束進程幾種方式
1)使用ActivityManager中的restartPackage(String packname)方法,這里清單文件裡面要配置許可權
2)android.os.process.killProcess(int pid)只能終止本程序的進程
3)System.exit()
4)在android2.2版本之後則不能再使用restartPackage()方法,而應該使用killBackgroundProcesses()方法,同時應該配置許可權
5)利用反射調用forceStopPackage來結束- Method forceStopPackage = am.getClass().getDeclaredMethod("forceStopPackage", String.class);
- forceStopPackage.setAccessible(true);
- forceStopPackage.invoke(am, yourpkgname);
6)使用Linux指令kill -9
㈢ Android——消息分發機制
什麼是 Handler 機制 ?
Handler 機制是 Android 中用於 線程間通信 的一套通信機制。
為什麼是 Handler ?Handler 機制為什麼被那麼多次的提及 ?
從Android4.0開始,Android 中網路請求強制不允許在主線程中操作,而更新UI的操作則不允許在子線程中執行。當在子線程中執行網路請求,拿到伺服器返回的數據之後,要更新UI。由於系統的要求,勢必會產生一種矛盾:數據在子線程,更新UI要在主線程。此時我們必須要把數據返回到主線程中才行,Handler機制應運而生。
Android 中針對耗時的操作,放在主線程操作,輕者會造成 UI 卡頓,重則會直接無響應,造成 Force Close。同時在 Android 3.0 以後,禁止在主線程進行網路請求。
針對耗時或者網路操作,那就不能在主線程進行直接操作了,需要放在子線程或者是工作線程中進行操作,操作完成以後,再更新主線程即 UI 線程。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了,在子線程執行完成以後,怎麼能更新到主線程即 UI 線程呢,針對以上問題,就需要用到 Android 的消息機制了,即: Handler, Message, MessageQueue, Looper 全家桶
Handler機制中最重要的四個對象
Handler的構造方法:
Looper :
Handler的使用:
MessageQueue:
Looper.loop()
Handler.dispatchMessage()
handler導致activity內存泄露的原因:
handler發送的消息在當前handler的消息隊列中,如果此時activity finish掉了,那麼消息隊列的消息依舊會由handler進行處理,若此時handler聲明為內部類(非靜態內部類),我們知道內部類天然持有外部類的實例引用,這樣在GC垃圾回收機制進行回收時發現這個Activity居然還有其他引用存在,因而就不會去回收這個Activity,進而導致activity泄露。
假如在子線程執行了耗時操作,這時用戶操作進入了其他的 acitvity, 那麼 MainActivity 就會被內存回收的,但是這個時候發現 Handler 還在引用著 MainActivity,內存無法及時回收,造成內存泄漏。
Handler 防止內存泄漏常見方法:
為什麼通過 Handler 可以把子線程的結果通知或者攜帶給 UI 線程 ?
這里的 Handler 指的是主線程的 Handler ,同時與 Handler 配套的 Looper , MessageQueue 是在 UI 線程初始化的,所以在子線程中調用 Handler 發送消息可以更新 UI 線程。
Looper 在 UI 線程源碼, 在 ActivityThread 類:
㈣ Android消息機制和原理
Android消息機制及其原理
Handle的原理
andriod提供了Handler和Looper來滿足線程間的通信。Handler先進先出原則。Looper類用來管理特定線程內對象之間的消息交換(MessageExchange)。
MessageQueue
MessageQueue是持有Message(在Looper中派發)的一個鏈表,Message並不是直接添加到MessageQueue中的,而是通過與Looper相關聯的Handler來進行的。
用來存放線程放入的消息,讀取會自動刪除消息,單鏈表維護,在插入和刪除上有優勢。在其next()中會無限循環,不斷判斷是否有消息,有就返回這條消息並移除。
Looper
一個線程可以產生一個Looper對象,由它來管理此線程里的MessageQueue
Looper創建的時候會創建一個MessageQueue,調用loop()方法的時候消息循環開始,loop()也是一個死循環,會不斷調用messageQueue的next(),當有消息就處理,否則阻塞在messageQueue的next()中。當Looper的quit()被調用的時候會調用messageQueue的quit(),此時next()會返回null,然後loop()方法也跟著退出。
MessageQueue和Looper是一對一關系,Handler和Looper是多對一
Handler
在主線程構造一個Handler,與Looper溝通,以便push新消息到MessageQueue里;
接收Looper從MessageQueue取出Handler所送來的消息。然後在其他線程調用sendMessage(),此時主線程的MessageQueue中會插入一條message,然後被Looper使用.
Thread
UIthread 通常就是main thread,而Android啟動程序時會替它建立一個MessageQueue,系統的主線程在ActivityThread的main()為入口開啟主線程,其中定義了一系列消息類型,包含四大組件的啟動停止。
消息隊列分發演算法源碼
每個message之間拉手,知道自己前面和後面的message
message通過時間戳來排序,小的在前
配合handle取出message,message時間到,就去除隊列首個message,取出之後置為null,第二個message就排在第一,類推
//消息的存放
boolean enqueueMessage(Message msg, long when) {
synchronized (this) {
msg.when = when;
Message p = mMessages; //註解1
if (p == null || when == 0 || when < p.when){
msg.next = p;
mMessages = msg; //註解2
} else {
Message prev;
for (;;) { //註解3
prev = p;
p = p.next;
if (p == null || when < p.when) {
break;
}
}
msg.next = p;
prev.next = msg;
}
}
return true;
}
㈤ android中什麼時候會選擇用廣播來進行線程間的通信
android中什麼時候會選擇用廣播來進行線程間的通信 Android 多線程 通信
線程中通信就不要用廣播了吧 進程中通信可以用廣播或者aidl
可是,這兩天看到的項目都是這么做的;然後,自己分析了下,覺得一下的理由也是可以成立的;
1.正常情況下我們選擇handler消息機制來進行單向的線程間的通信;(工作線程向主線程發送消息)
因為主線程有現成的handler,而工作線程沒有現成的handler,這樣的話,主線程將handler交給工作線程而讓工作線程將工作的結果交給主線程;
相反,工作線程中沒有現成的handler(事實上是沒有消息隊列,也就是handler沒有綁定到工作線程),那麼,如果開辟的話,代碼角度上是挺麻煩的(相對應廣播機制來說);
2.廣播機制本身就是雙向的(工作線程向主線程發送廣播,主線程向工作線程發送廣播);
//另外,對於像一個activity中通過fragment來進行界面的處理; 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是採用廣播的機制來實現fragment中adapter的數據的更新;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工作線程的任務載入完成,而具體的對應刷新的activity可能還沒有啟動;
另外,基於介面隔離原則,如果用handler進行通信的話,則不能很好的滿足這一原則;
你要是周期比較長 用廣播好些吧
應該與周期關系不是很密切。最主要的原因是兩條線成是雙向通信。
Handler類似於P2P的通信。
廣播則類似於一個server端,用來處理分發不同線程的請求,從控制器的角度來說用廣播更好一點。
一般使用Handler的,多用於子線程處理事務,完成時告知主線程這一類的情況。
而類似樓主所說的多條線程之間需要頻繁交互的話,廣播是個很好的選擇,並且結構清晰,只是不知道廣播的性能與handler相比會怎麼樣。
㈥ Android的handler機制的原理
Android的handler機制的原理分為非同步通信准備,消息發送,消息循環,消息處理。
1、非同步通信准備
在主線程中創建處理器對象(Looper)、消息隊列對象(Message Queue)和Handler對象。
2、消息入隊
工作線程通過Handler發送消息(Message) 到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中。
3、消息循環
消息出隊: Looper循環取出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 中的的消息(Message)。
消息分發: Looper將取出的消息 (Message) 發送給創建該消息的處理者(Handler)。
4、消息處理
處理者(Handler) 接收處理器(Looper) 發送過來的消息(Message),根據消息(Message) 進行U操作。
handler的作用
handler是android線程之間的消息機制,主要的作用是將一個任務切換到指定的線程中去執行,(准確的說是切換到構成handler的looper所在的線程中去出處理)android系統中的一個例子就是主線程中的所有操作都是通過主線程中的handler去處理的。
Handler的運行需要底層的 messagequeue和 looper做支撐。
㈦ android線程間通信有哪些方式
進程:是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關於某個數據集合上的一次運行活動,進程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一個獨立單位。
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它是比進程更小的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線程自己基本上不擁有系統資源,只擁有一些在運行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如程序計數器,一組寄存器和棧),但是它可與同屬一個進程的其他的線程共享進程所擁有的全部資源。
區別:
(1)、一個程序至少有一個進程,一個進程至少有一個線程;
(2)、線程的劃分尺度小於進程,使得多線程程序的並發性高;
(3)、進程在執行過程中擁有獨立的內存單元,而多個線程共享內存,但線程之間沒有單獨的地址空間,一個線程死掉就等於整個進程死掉。
---------------------
一、Android進程間通信方式
1.Bundle
由於Activity,Service,Receiver都是可以通過Intent來攜帶Bundle傳輸數據的,所以我們可以在一個進程中通過Intent將攜帶數據的Bundle發送到另一個進程的組件。
缺點:無法傳輸Bundle不支持的數據類型。
2.ContentProvider
ContentProvider是Android四大組件之一,以表格的方式來儲存數據,提供給外界,即Content Provider可以跨進程訪問其他應用程序中的數據。用法是繼承ContentProvider,實現onCreate,query,update,insert,delete和getType方法,onCreate是負責創建時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增刪查改的方法就是對數據的查詢和修改,getType是返回一個String,表示Uri請求的類型。注冊完後就可以使用ContentResolver去請求指定的Uri。
3.文件
兩個進程可以到同一個文件去交換數據,我們不僅可以保存文本文件,還可以將對象持久化到文件,從另一個文件恢復。要注意的是,當並發讀/寫時可能會出現並發的問題。
4.Broadcast
Broadcast可以向android系統中所有應用程序發送廣播,而需要跨進程通訊的應用程序可以監聽這些廣播。
5.AIDL方式
Service和Content Provider類似,也可以訪問其他應用程序中的數據,Content Provider返回的是Cursor對象,而Service返回的是Java對象,這種可以跨進程通訊的服務叫AIDL服務。
AIDL通過定義服務端暴露的介面,以提供給客戶端來調用,AIDL使伺服器可以並行處理,而Messenger封裝了AIDL之後只能串列運行,所以Messenger一般用作消息傳遞。
6.Messenger
Messenger是基於AIDL實現的,服務端(被動方)提供一個Service來處理客戶端(主動方)連接,維護一個Handler來創建Messenger,在onBind時返回Messenger的binder。
雙方用Messenger來發送數據,用Handler來處理數據。Messenger處理數據依靠Handler,所以是串列的,也就是說,Handler接到多個message時,就要排隊依次處理。
7.Socket
Socket方法是通過網路來進行數據交換,注意的是要在子線程請求,不然會堵塞主線程。客戶端和服務端建立連接之後即可不斷傳輸數據,比較適合實時的數據傳輸
二、Android線程間通信方式
一般說線程間通信主要是指主線程(也叫UI線程)和子線程之間的通信,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AsyncTask機制
AsyncTask,非同步任務,也就是說在UI線程運行的時候,可以在後台的執行一些非同步的操作;AsyncTask可以很容易且正確地使用UI線程,AsyncTask允許進行後台操作,並在不顯示使用工作線程或Handler機制的情況下,將結果反饋給UI線程。但是AsyncTask只能用於短時間的操作(最多幾秒就應該結束的操作),如果需要長時間運行在後台,就不適合使用AsyncTask了,只能去使用Java提供的其他API來實現。
2.Handler機制
Handler,繼承自Object類,用來發送和處理Message對象或Runnable對象;Handler在創建時會與當前所在的線程的Looper對象相關聯(如果當前線程的Looper為空或不存在,則會拋出異常,此時需要在線程中主動調用Looper.prepare()來創建一個Looper對象)。使用Handler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後面的過程中發送和處理Message對象和讓其他的線程完成某一個動作(如在工作線程中通過Handler對象發送一個Message對象,讓UI線程進行UI的更新,然後UI線程就會在MessageQueue中得到這個Message對象(取出Message對象是由其相關聯的Looper對象完成的),並作出相應的響應)。
三、Android兩個子線程之間通信
面試的過程中,有些面試官可能會問Android子線程之間的通信方式,由於絕大部分程序員主要關注的是Android主線程和子線程之間的通信,所以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懵逼。
主線程和子線程之間的通信可以通過主線程中的handler把子線程中的message發給主線程中的looper,或者,主線程中的handler通過post向looper中發送一個runnable。但looper默認存在於main線程中,子線程中沒有Looper,該怎麼辦呢?其實原理很簡單,把looper綁定到子線程中,並且創建一個handler。在另一個線程中通過這個handler發送消息,就可以實現子線程之間的通信了。
子線程創建handler的兩種方式:
方式一:給子線程創建Looper對象: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Looper.prepare(); // 給這個Thread創建Looper對象,一個Thead只有一個Looper對象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Toast.make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 "handleMessage", Toast.LENGTH_LONG).show();
}
};
handler.sendEmptyMessage(1);
Looper.loop(); // 不斷遍歷MessageQueue中是否有消息
};
}).start();
---------------------
方式二:獲取主線程的looper,或者說是UI線程的looper: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 // 區別在這!!!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Toast.make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 "handleMessage", Toast.LENGTH_LONG).show();
}
};
handler.sendEmptyMessage(1);
};
}).start();
㈧ android開發中跨進程通信有幾種方式
Android進程間通信的幾種方式 定義多進程
第一:Android應用中使用多進程只有一個辦法(用NDK的fork來做除外),就是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聲明組件時,用android:process屬性來指定。
不知定process屬性,則默認運行在主進程中,主進程名字為包名。
android:process = package:remote,將運行在package:remote進程中,屬於全局進程,其他具有相同shareUID與簽名的APP可以跑在這個進程中。
android:process = :remote ,將運行在默認包名:remote進程中,而且是APP的私有進程,不允許其他APP的組件來訪問。
第二:多進程引發的問題
靜態成員和單例失效:每個進程保持各自的靜態成員和單例,相互獨立。
線程同步機制失效:每個進程有自己的線程鎖。
SharedPreferences可靠性下降:不支持並發寫,會出現臟數據。
Application多次創建:不同進程跑在不同虛擬機,每個虛擬機啟動會創建自己的Application,自定義Application時生命周期會混亂。
綜上,不同進程擁有各自獨立的虛擬機,Application,內存空間,由此引發一系列問題。
第三: 進程間通信
Bundle/Intent傳遞數據:
可傳遞基本類型,String,實現了Serializable或Parcellable介面的數據結構。Serializable是Java的序列化方法,Parcellable是Android的序列化方法,前者代碼量少(僅一句),但I/O開銷較大,一般用於輸出到磁碟或網卡;後者實現代碼多,效率高,一般用戶內存間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傳輸。
文件共享:
對同一個文件先後寫讀,從而實現傳輸,Linux機制下,可以對文件並發寫,所以要注意同步。順便一提,Windows下不支持並發讀或寫。
Messenger:
Messenger是基於AIDL實現的,服務端(被動方)提供一個Service來處理客戶端(主動方)連接,維護一個Handler來創建Messenger,在onBind時返回Messenger的binder。
雙方用Messenger來發送數據,用Handler來處理數據。Messenger處理數據依靠Handler,所以是串列的,也就是說,Handler接到多個message時,就要排隊依次處理。
AIDL:
AIDL通過定義服務端暴露的介面,以提供給客戶端來調用,AIDL使伺服器可以並行處理,而Messenger封裝了AIDL之後只能串列運行,所以Messenger一般用作消息傳遞。
通過編寫aidl文件來設計想要暴露的介面,編譯後會自動生成響應的java文件,伺服器將介面的具體實現寫在Stub中,用iBinder對象傳遞給客戶端,客戶端bindService的時候,用asInterface的形式將iBinder還原成介面,再調用其中的方法。
ContentProvider:
系統四大組件之一,底層也是Binder實現,主要用來為其他APP提供數據,可以說天生就是為進程通信而生的。自己實現一個ContentProvider需要實現6個方法,其中onCreate是主線程中回調的,其他方法是運行在Binder之中的。自定義的ContentProvider注冊時要提供authorities屬性,應用需要訪問的時候將屬性包裝成Uri.parse("content://authorities")。還可以設置permission,readPermission,writePermission來設置許可權。 ContentProvider有query,delete,insert等方法,看起來貌似是一個資料庫管理類,但其實可以用文件,內存數據等等一切來充當數據源,query返回的是一個Cursor,可以自定義繼承AbstractCursor的類來實現。
Socket:
學過計算機網路的對Socket不陌生,所以不需要詳細講述。只需要注意,Android不允許在主線程中請求網路,而且請求網路必須要注意聲明相應的permission。然後,在伺服器中定義ServerSocket來監聽埠,客戶端使用Socket來請求埠,連通後就可以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