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漣漪
㈠ Android與iOS:兩種設計語言的和而不同
整體風格對比
IOS: iOS7的Flat Design——是 Mobile 設計里程碑。原本栩栩如生的擬物化設計被拍扁,去除了冗餘、厚重和繁雜的裝飾效果,變成了「扁平化設計」,其核心思想就是讓「信息」本身凸顯出來,在設計元素上則強調了抽象、極簡和符號化。自此扁平風格開始在移動端設計中廣為盛行。
Android: 自從2014年11月3日,Android5.0 Lollipop 正式面向用戶推出,Material Design 煥然一新的設計驚艷了全場,不僅僅是視覺效果,全新的「數字紙墨」的空間概念也賦予了界面全新的UI理念。
那麼 Flat Design 與 Material Design,兩個同樣趨於簡約的設計理念,他們具體的區別又在哪呢? 以下將會就這個話題具體分析兩者在設計思路、動效和其他細節上的不同。
設計思路的不同——開發與封閉
如果只能用一對詞來概括 Android 和 iOS 系統的不同,那應該是開放與封閉,也正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特性帶來了設計思路的不同。
Android 的開放帶來了多樣化設計的同時(使用自定義控制項幾乎沒有不能實現的設計效果),同時也帶來了「雜亂無章」之感和眾多因為不統一而造成的用戶在使用時無從下手的情況。
iOS的 HIG(《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人機交互規范)則更多「迫使」設計師去更多的使用系統原生的控制項,設計師對於控制項的修改非常局限,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每個 App
的基本操作都是在規范之內,具有一定的統一性,用戶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學習成本也相應降低了不少。這兩者很難去評判孰優孰劣,可以說「iOS 的下限比 Android 高,但 Android 的上限比 iOS 高」,伴隨著大屏時代的腳步,可以看到雙方都在努力靠近彼此的一個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達到一種「和而不同」的平衡。
動效展現原理不同——換個角度理解世界
現在動效的運用已經成為了許多 APP的標配,合理的動效不僅僅是為了視覺效果上的「酷炫」,更是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層級、轉場關系和關注到重點信息的利器。然而細心的設計師會發現,Android
和 iOS 的動效思路是截然不同的。用一句話概括兩邊設計語言的物理模型就是: Material Design 運用的是機械物理和電磁物理,而iOS 的動效更多建立在鏡頭運動和景深變化上。究其設計語言的本質就是讓用戶可以把客觀經驗移植到界面的一種思路。
Material Design 的隱喻是紙張,用戶的手指就像磁鐵一樣把電子紙墨吸引過來,點擊後就會泛起「漣漪」作為一個交互響應。而其他物體的排列則按照一種「深淺」的層級來排布,離手指越近的元素越亮,陰影越深,而離開遠的元素則越暗,直至淹沒在黑暗之中。
細觀 iOS 的系統動效可以槐桐廳發現,iOS 的桌面就好像一片星空,每個 App 都是其中的一個小星星(點),每當用戶去點擊,鏡頭就會切近,而背景則是隱入了一片高斯模糊的景深之中,這應該是每個 iOS 用戶最深刻的動鉛隱效體驗之一了。 高斯模糊也成為了 iOS 特有的一個表達層級關系的利器 (其中不僅是模糊,還存在著鏡頭晃動時的位移)。
同樣類型的動效還體現在打開 APP 的時候由一個點放大成一個面,包括「輪虛日歷」App 和「相冊」App(皆為系統應用)中年-日-月切換的操作,均是鏡頭思路的表現形式。
無論是哪種動效,本質上都是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界面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系。
其他設計形式——和而不同
(1)Tab bar的設計
iOS的Tab放在頁面底部,通常通過點擊來切換。Android一般放在頁面頂端,可以通過滑動頁面來切換Tab,當然Tab可以點擊切換。Tab多的話,Tab本身也可以滑動。
單條item的操作
iOS單條item的操作有兩種,點擊和滑動,點擊一般進入新的頁面,滑動會出現對這條item的一些常用編輯操作,如微信里滑動一條訂閱號,會出現取消關注和刪除。
Android中,單條item的操作也有兩種,點擊和長按,點擊一般進入新的頁面。長按進入一個編輯模式,可以在裡面進行批量和其他一個操作,比如刪除,頂置等等。
字體
iPhone上的字體英文為:HelveticaNeue 。iOS9之後變為 蘋方字體 ,該字體提供了6種字重。分別為:常規體、極細體、細體、纖細體、中黑體、中粗體。使用不同字重,更加界面上不同層級信息的表達。
Android 上的字體為:Droid sans fallback,是谷歌自己的字體,與微軟雅黑很像。
規范與用戶習慣的平衡
最後談一談微信,這個用戶量級重達10億的APP,他們是如何在Android和iOS的設計版本中平衡規范與用戶習慣的。
微信的tab導航,iOS和Android端依然是保持一致,都放在底部的。其實在Android4.0時期,微信出過一個嚴格按照android規范的版本,把導航放在里側滑里,但是隨著用戶使用習慣的逐漸被固化,發現很多常用的功能是不適合放在側滑里的。所以後來的微信android版,還是把主導航放在了底部。只是在單條item的操作、輸入框的樣式等細節上按照android的規范來做。
總結
做設計,既要借鑒官方、行業主流的設計形式,更要分析和總結別人設計形式背後的邏輯。官方、主流設計已經將用戶的認知和使用習慣培養起來了。
正如交互之父Alan Cooper所說: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設計方案,就按照目前的標准來做,強打差異化有違用戶習慣的,可能這對用戶價值是有傷害的。 這就是最後要用微信為載體對比iOS和Android兩大系統的差異。設計的目的在於提供適當場景的解決方案,當目前市場的解決方案都滿足不了現有的業務需求,我們就要學會創造,但是在創造過程中最好依據現有標准設計來改變與創造。
㈡ Android 和 iOS的設計區別(筆記)
1、 從Flat Design 到Material Design 的轉變,總體都是簡約扁平化的設計理念了。
2、從設計思路來說,Android 的設計風格應該是開放的,比如自定義的控制項可以帶來多樣化的設計,但是也同時帶來了「雜亂無章」的感覺和不統一的用戶界面;iOS 的人機交互規范讓界面整體會使用系統原生的控制項,設計師對於控制項的修改非常局限,但是這樣可以具有一定的統一性,用戶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3、從動效展現方面來看,我沒有了解太多,但是可以拿日歷的例子來說一下,比如三星、小米手機的日歷操作,當用戶點擊一個觸點後就會泛起「漣漪」或者波紋一樣的效果作為一個交互響應;iOS 的話好像有一種鏡頭感,或者說遠景近景的切換,用戶去點擊,鏡頭就會切近。 總之他們本質上都是為了幫用戶更好的理解界面切換和時間線之間的關系。
4、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解析度了, iOS的解析度相對固定,設計效果更容易被還原。但Android屏幕尺寸很多,雖然做設計稿子只做一套來適配,但同時要考慮是否符合不同解析度尺寸下的屏幕顯示效果。
其他可能就是字體、Tab bar 設計、編輯模式等方面了
㈢ ios和安卓的區別
1. 應用的設備不同:
IOS和安卓最大的區別在於本身所應用的設備不同。IOS系統主要是應用在iPhone、IPad、itouch設備上的操作系統,安卓系統主要是應用在安卓智能手機上的操作系統。
2. 面向人群不同:
IOS系統面向的是中高層收入的人群,有人稱它為「高富帥」系統,而安卓系統則是面試中低層的大眾人群,有人稱它為「屌絲系統」。
3.系統的開放性區別:
安卓擁有自己的開源計劃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只要遵循GPL和Apache Licence 2.0開源協議,那麼你就可以使用安卓源代碼進行二次開發。而安卓由於源代碼開放,自然可玩性也比iOS高。此外,安卓比iOS開放了更多的應用介面API,可以很自然地利用安卓實現很多在iOS上不折騰就沒法做的功能。在安卓,可以隨心隨意地更換輸入法,隨意用任何瀏覽器打開鏈接,隨意從任何途經安裝程序,隨意調用第三方程序分享文件——這些在iOS上不越獄都做不到,即使越獄也未必比安卓做得更好。
4. 系統的安全性區別:
IOS系統是一款比較強大的操作系統,在IOS系統運行的程序不管程序多大都不會造成死機,玩起來非常的流程,而且系統的安全性比較高。
安卓系統是屬於代碼系統,如果所有的應用程序需要下載下來之後才能玩,系統用久之後會經常出現卡機或者是死機的現象,而且安卓系統還存在惡意的插件在系統上自動運行,系統漏洞多,導致個人資料被盜、系統耗電大,流量消耗大等,系統安全性相對來說比較低。
5. 開發難度不同:
蘋果提供完整高效xcode,sdk等開發環境,ios系統一脈相承,ios版本之間的軟體通用,即開發一款產品蘋果所有設備都能運行。其硬體的強大也讓開發變的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