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開發藝術
1. 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的內容提要
《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是一本Android進階類書籍,採用理論、源碼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闡述高水準的Android應用開發要點。《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從三個方面來組織內容。第一,介紹Android開發者不容易掌握的一些知識點;第二,結合Android源代碼和應用層開發過程,融會貫通,介紹一些比較深入的知識點;第三,介紹一些核心技術和Android的性能優化思想。
《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側重於Android知識的體系化和系統工作機制的分析,通過《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的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開發者的Android技術水平,從而更加高效地成為高級開發者。而對於高級開發者來說,仍然可以從《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的知識體系中獲益。
2. 安卓開發需要學什麼
安卓開發需要學:
一、應用程序
Android以java為編程語言,使介面到功能,都有層出不窮的變化,其中Activity等同於J2ME的MIDlet,一個 Activity 類負責創建視窗,一個活動中的Activity就是在 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運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
二、中介軟體
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的溝通橋梁,並用分為兩層:函數層(Library)和虛擬機(Virtual Machine)。 Bionic是 Android 改良libc的版本。
Android 同時包含了Webkit,所謂的Webkit 就是Apple Safari瀏覽器背後的引擎。Surface flinger 是就2D或3D的內容顯示到屏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鏈(Toolchain)為Google自製的Bionic Libc。
三、硬體抽像層
Android 的 HAL(硬體抽像層)是能以封閉源碼形式提供硬體驅動模塊。HAL
的目的是為了把 Android framework 與 Linux kernel 隔開。
讓 Android 不至過度依賴 Linux
kernel,以達成 kernel independent 的概念,也讓 Android framework
的開發能在不考量驅動程序實現的前提下進行發展。
四、編程語言
Android 是運行於 Linux kernel之上,但並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沒有支持。
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 取代FFmpeg 等等。
五、安全控制
目前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儲器管理(Memory Managemea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驅動程序模型等。
下載Android源碼之前,先要安裝其構建工具Repo來初始化源碼。Repo 是 Android 用來輔助Git工作的一個工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ndroid開發
3. 學安卓開發的話難不難和java比哪個好學
您好 學習Java的應用更加廣泛些安卓開發 是object與swift 只能應用Apple產品的開發,難不難在於個人,每個語言都差不多,學通了就很容易
4. android軟體開發工程師的進階之路應該如何走
小明首先需要購買一本Android入門的書籍,為了更快地學習Android,小明業余時間也都用來一邊看書一邊照著書中的例子敲代碼,結果2周時間小明就把這本書學了一遍。看完這本書後,小明對Android的歷史、結構、代碼規范等都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小明已經可以寫出一些簡單的Activity了。這個時候在小明眼裡,Android開發很簡單很好玩,通過在xml中擺放一些按鈕文本框什麼的就可以做一些界面了。
小明開始跟著他的技術導師做需求,一些簡單的小需求小明自然是不在話下了。突然有一天來了一個需求,該需求要求小明在Activity中為一個button加一個動畫效果,小明慌了:「完全沒接觸過,書上也沒有講,怎麼辦呢?」小明冷靜了下,打開了網路搜索,輸入「Android 動畫」,打開前幾個鏈接,小明恍然大悟,照著網上的例子把需求給實現了。後來導師告訴他:「學好Android,官方文檔是必須看的,既全面又權威」。然後小明如獲至寶,花了一年時間把上面的guide和training都看了一遍,並且他還動手抄了幾個小例子。
有一天,小明又需要做一個動畫相關的需求,這可難不倒小明,它熟練地打開了www..com,輸入「Android 動畫」,突然他楞了一下:」總不能每次寫動畫都要網路一下吧!「,於是他在CSDN開了一個博客,把動畫相關的知識點都寫上去,為的是後面再寫動畫相關的代碼就不用網路去搜了,事實如何呢?後面再寫動畫相關的代碼,小明的確不用再去網路搜了,因為通過寫一篇動畫博客,他把動畫相關的細節都已經記住了,這樣他就可以不用再去參考任何文檔了,後來小明還學會了把一些瑣碎的不方便放在博客上的東西寫到了印象筆記上面,什麼時候忘了10秒鍾以內都可以快速找回來,而不是花10分鍾去再次搜索一遍。
這里總結一下,Android入門的時候,需要有一本入門書,好好學習書中的內容,同時花一年時間把Android官方文檔中的training和guide看一遍,同時通過寫博客和記筆記的方式來做總結,建議讓自己的每篇博客都有價值些。通過一年時間的學習,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達到中級工程師的水平。
技術要求:
- 基本知識點
比如四大組件如何使用、如何創建Service、如何進行布局、簡單的自定義View、動畫等常見技術
- 書籍推薦
《第一行代碼 Android》、《瘋狂Android》
中級工程師
小明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習終於成為Android中級工程師了,月薪變成了17k。到了中級工程師,已經可以在公司里干很多體力活了,但是一些很重要的任務小明還不能一個人承擔起來,這個時候小明需要學習的內容就很多了,如下所示:
- AIDL:熟悉AIDL,理解其工作原理,懂transact和onTransact的區別;
- Binder:從Java層大概理解Binder的工作原理,懂Parcel對象的使用;
- 多進程:熟練掌握多進程的運行機制,懂Messenger、Socket等;
- 事件分發:彈性滑動、滑動沖突等;
- 玩轉View:View的繪制原理、各種自定義View;
- 動畫系列:熟悉View動畫和屬性動畫的不同點,懂屬性動畫的工作原理;
- 懂性能優化、熟悉mat等工具
- 懂點常見的設計模式
學習方法
閱讀進階書籍,閱讀Android源碼,閱讀官方文檔並嘗試自己寫相關的技術文章,需要有一定技術深度和自我思考。在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有2個點是比較困擾大家的,一個是閱讀源碼,另一個是自定義View以及滑動沖突。
如何閱讀源碼呢?這是個頭疼的問題,但是源碼必須要讀。閱讀源碼的時候不要深入代碼細節不可自拔,要關注代碼的流程並盡量挖掘出對應用層開發有用的結論。另外仔細閱讀源碼中對一個類或者方法的注釋,在看不懂源碼時,源碼中的注釋可以幫你更好地了解源碼中的工作原理,這個過程雖然艱苦,但是別無他法。
如何玩轉自定義View呢?我的建議是不要通過學習自定義view而學習自定義view。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自定義view的種類太多了,各式各樣的絢麗的自定義效果,如何學的玩呢!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更多地去關注自定義view所需的知識點,這里做如下總結:
- 搞懂view的滑動原理
- 搞懂如何實現彈性滑動
- 搞懂view的滑動沖突
- 搞懂view的measure、layout和draw
- 然後再學習幾個已有的自定義view的例子
- 最後就可以搞定自定義view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
大概再需要1-2年時間,即可達到高級工程師的技術水平。我個人認為通過《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和《Android群英傳》可以縮短這個過程為0.5-1年。注意,達到高級工程師的技術水平不代表就可以立刻成為高級工程師(受機遇、是否跳槽的影響),但是技術達到了,成為高級工程師只是很簡單的事。
技術要求:
- 稍微深入的知識點
AIDL、Messenger、Binder、多進程、動畫、滑動沖突、自定義View、消息隊列等
- 書籍推薦
《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Android群英傳》
高級工程師
小明成為了夢寐以求的高級工程師,月薪達到了20k,還拿到了一丟丟股票。這個時候小明的Android水平已經不錯了,但是小明的目標是資深工程師,小明聽說資深工程師月薪可以達到30k+。
為了成為Android資深工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就更多了,並且有些並不是那麼具體了,如下所示:
- 繼續加深理解」稍微深入的知識點「中所定義的內容
- 了解系統核心機制:
1. 了解SystemServer的啟動過程
2. 了解主線程的消息循環模型
3. 了解AMS和PMS的工作原理
4. 能夠回答問題」一個應用存在多少個Window?「
5. 了解四大組件的大概工作流程
6. …
- 基本知識點的細節
1. Activity的啟動模式以及異常情況下不同Activity的表現
2. Service的onBind和onReBind的關聯
3.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className)和binderDied()的區別
4. AsyncTask在不同版本上的表現細節
5. 線程池的細節和參數配置
6. …
- 熟悉設計模式,有架構意識
學習方法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太具體的學習方法了,無非就是看書、看源碼和做項目,平時多種總結,盡量將知識融會貫通從而形成一種體系化的感覺。同時這個階段對架構是有一定要求的,架構是抽象的,但是設計模式是具體的,所以一定要加強下設計模式的學習。關於設計模式的學習,最近一本新書推薦給大家《Android 源碼設計模式解析與實戰》,既可以學習設計模式,又可能體會到Android源碼中的設計思想,我最近也在閱讀此書。
技術要求:
- 稍微深入的知識點
- 系統核心機制
- 基本知識點的細節
- 設計模式和架構
- 書籍推薦
《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Android 源碼設計模式解析與實戰》、《Android內核剖析》
資深工程師
這個階段的程序員也許並沒有太具體的學習路線了。
5. Android UI繪制之View繪制的工作原理
這是AndroidUI繪制流程分析的第二篇文章,主要分析界面中View是如何繪制到界面上的具體過程。
ViewRoot 對應於 ViewRootImpl 類,它是連接 WindowManager 和 DecorView 的紐帶,View的三大流程均是通過 ViewRoot 來完成的。在 ActivityThread 中,當 Activity 對象被創建完畢後,會將 DecorView 添加到 Window 中,同時會創建 ViewRootImpl 對象,並將 ViewRootImpl 對象和 DecorView 建立關聯。
measure 過程決定了 View 的寬/高, Measure 完成以後,可以通過 getMeasuredWidth 和 getMeasuredHeight 方法來獲取 View 測量後的寬/高,在幾乎所有的情況下,它等同於View的最終的寬/高,但是特殊情況除外。 Layout 過程決定了 View 的四個頂點的坐標和實際的寬/高,完成以後,可以通過 getTop、getBottom、getLeft 和 getRight 來拿到View的四個頂點的位置,可以通過 getWidth 和 getHeight 方法拿到View的最終寬/高。 Draw 過程決定了 View 的顯示,只有 draw 方法完成後 View 的內容才能呈現在屏幕上。
DecorView 作為頂級 View ,一般情況下,它內部會包含一個豎直方向的 LinearLayout ,在這個 LinearLayout 裡面有上下兩個部分,上面是標題欄,下面是內容欄。在Activity中,我們通過 setContentView 所設置的布局文件其實就是被加到內容欄中的,而內容欄id為 content 。可以通過下面方法得到 content:ViewGroup content = findViewById(R.android.id.content) 。通過 content.getChildAt(0) 可以得到設置的 view 。 DecorView 其實是一個 FrameLayout , View 層的事件都先經過 DecorView ,然後才傳遞給我們的 View 。
MeasureSpec 代表一個32位的int值,高2位代表 SpecMode ,低30位代表 SpecSize , SpecMode 是指測量模式,而 SpecSize 是指在某種測量模式下的規格大小。
SpecMode 有三類,如下所示:
UNSPECIFIED
EXACTLY
AT_MOST
LayoutParams需要和父容器一起才能決定View的MeasureSpec,從而進一步決定View的寬/高。
對於頂級View,即DecorView和普通View來說,MeasureSpec的轉換過程略有不同。對於DecorView,其MeasureSpec由窗口的尺寸和其自身的LayoutParams共同確定;
對於普通View,其MeasureSpec由父容器的MeasureSpec和自身的Layoutparams共同決定;
MeasureSpec一旦確定,onMeasure就可以確定View的測量寬/高。
小結一下
當子 View 的寬高採用 wrap_content 時,不管父容器的模式是精確模式還是最大模式,子 View 的模式總是最大模式+父容器的剩餘空間。
View 的工作流程主要是指 measure 、 layout 、 draw 三大流程,即測量、布局、繪制。其中 measure 確定 View 的測量寬/高, layout 確定 view 的最終寬/高和四個頂點的位置,而 draw 則將 View 繪制在屏幕上。
measure 過程要分情況,如果只是一個原始的 view ,則通過 measure 方法就完成了其測量過程,如果是一個 ViewGroup ,除了完成自己的測量過程外,還會遍歷調用所有子元素的 measure 方法,各個子元素再遞歸去執行這個流程。
如果是一個原始的 View,那麼通過 measure 方法就完成了測量過程,在 measure 方法中會去調用 View 的 onMeasure 方法,View 類裡面定義了 onMeasure 方法的默認實現:
先看一下 getSuggestedMinimumWidth 和 getSuggestedMinimumHeight 方法的源碼:
可以看到, getMinimumWidth 方法獲取的是 Drawable 的原始寬度。如果存在原始寬度(即滿足 intrinsicWidth > 0),那麼直接返回原始寬度即可;如果不存在原始寬度(即不滿足 intrinsicWidth > 0),那麼就返回 0。
接著看最重要的 getDefaultSize 方法:
如果 specMode 為 MeasureSpec.UNSPECIFIED 即未指定模式,那麼返回由方法參數傳遞過來的尺寸作為 View 的測量寬度和高度;
如果 specMode 不是 MeasureSpec.UNSPECIFIED 即是最大模式或者精確模式,那麼返回從 measureSpec 中取出的 specSize 作為 View 測量後的寬度和高度。
看一下剛才的表格:
當 specMode 為 EXACTLY 或者 AT_MOST 時,View 的布局參數為 wrap_content 或者 match_parent 時,給 View 的 specSize 都是 parentSize 。這會比建議的最小寬高要大。這是不符合我們的預期的。因為我們給 View 設置 wrap_content 是希望View的大小剛好可以包裹它的內容。
因此:
如果是一個 ViewGroup,除了完成自己的 measure 過程以外,還會遍歷去調用所有子元素的 measure 方法,各個子元素再遞歸去執行 measure 過程。
ViewGroup 並沒有重寫 View 的 onMeasure 方法,但是它提供了 measureChildren、measureChild、measureChildWithMargins 這幾個方法專門用於測量子元素。
如果是 View 的話,那麼在它的 layout 方法中就確定了自身的位置(具體來說是通過 setFrame 方法來設定 View 的四個頂點的位置,即初始化 mLeft , mRight , mTop , mBottom 這四個值), layout 過程就結束了。
如果是 ViewGroup 的話,那麼在它的 layout 方法中只是確定了 ViewGroup 自身的位置,要確定子元素的位置,就需要重寫 onLayout 方法;在 onLayout 方法中,會調用子元素的 layout 方法,子元素在它的 layout 方法中確定自己的位置,這樣一層一層地傳遞下去完成整個 View 樹的 layout 過程。
layout 方法的作用是確定 View 本身的位置,即設定 View 的四個頂點的位置,這樣就確定了 View 在父容器中的位置;
onLayout 方法的作用是父容器確定子元素的位置,這個方法在 View 中是空實現,因為 View 沒有子元素了,在 ViewGroup 中則進行抽象化,它的子類必須實現這個方法。
1.繪制背景( background.draw(canvas); );
2.繪制自己( onDraw );
3.繪制 children( dispatchDraw(canvas) );
4.繪制裝飾( onDrawScrollBars )。
dispatchDraw 方法的調用是在 onDraw 方法之後,也就是說,總是先繪制自己再繪制子 View 。
對於 View 類來說, dispatchDraw 方法是空實現的,對於 ViewGroup 類來說, dispatchDraw 方法是有具體實現的。
通過 dispatchDraw 來傳遞的。 dispatchDraw 會遍歷調用子元素的 draw 方法,如此 draw 事件就一層一層傳遞了下去。dispatchDraw 在 View 類中是空實現的,在 ViewGroup 類中是真正實現的。
如果一個 View 不需要繪制任何內容,那麼就設置這個標記為 true,系統會進行進一步的優化。
當創建的自定義控制項繼承於 ViewGroup 並且不具備繪制功能時,就可以開啟這個標記,便於系統進行後續的優化;當明確知道一個 ViewGroup 需要通過 onDraw 繪制內容時,需要關閉這個標記。
參考:《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