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線程返回值
⑴ 安卓開發線程和進程講解
本教程為大家介紹安卓開發中的線程和進程,安卓平台中當首次啟動運行一個組件的時候,Android會相應的啟動了一個進程。默認的,所有的組件和程序運行在這個進程和線程中,也可以安排組件在其他的進程或者線程中運行。
進程:組件運行的進程由manifest file控制。組件的節點activity, service, receiver, 和 provider 都包含一個 process 屬性。這個屬性可以設置組件運行的進程:可以配置組件在一個獨立進程運行,或者多個組件在同一個進程運行。甚至可以多個程序在一個進程中運行——如果這些程序共享一個User ID並給定同樣的許可權。 節點也包含 process 屬性,用來設置程序中所有組件的默認進程。
所有的組件在此進程的主線程中實例化,系統對這些組件的調用從主線程中分離。並非每個對象都會從主線程中分離。一般來說,響應例如View.onKeyDown()用戶操作的方法和通知的方法也在主線程中運行。這就表示,組件被系統調用的時候不應該長時間運行或者阻塞操作(如網路操作或者計算大量數據),因為這樣會阻塞進程中的其他組件。可以把這類操作從主線程中分離。
當更加常用的進程無法獲取足夠內存,Android可能會關閉不常用的進程。下次啟動程序的時候會重新啟動進程。
當決定哪個進程需要被關閉的時候, Android會考慮哪個對用戶更加有用。如Android會傾向於關閉一個長期不顯示在界面的旦頌殲進程來支持一個經常顯示在界面的進程。
線程:即使為組件分配了不同的進程,有時候也需要再分配線程。比如用戶界面需要很快對用戶進行響應,因此某些費時的操作,如網路連接、下載或者非常佔用伺服器時間的操作應該放到其他線程。
線程通過java的標准對象Thread 創建. Android 提供了很多方便的管理線程的方法:— Looper 在線程中運行一個消息循環; Handler 傳遞一個消息; HandlerThread 創建一個帶有消息循環的線程。
遠程調用Remote procere calls
Android有一個遠程調用(RPCs) 的輕量級機制— 通過這個機制,方法可以在本地調用,在遠程執行(在其他進程執行),還可以返回一個值。要實現這個需求,必須分解方法調用,並且所有要傳遞的數據必須是操作系統可以訪問的級別。從本地的進程和內存地址傳送到遠程的進程和內存地櫻正址並在遠程處理和返回。返回值必須向相反的方向傳遞。Android提供了做以上操作的代碼,所以開發者可以專注於實現RPC的介面。
一個RPC介面只能包含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同步執行的(直到遠程方法返回,本地方法才結束阻塞),沒有返回值的時候也是如此。
簡單來說,這個機制是這樣的:使用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義你想要實現的介面, aidl 工具可以生成用於java的介面定義,本地和遠程都要使用這個定義。它包含2個類,
inner類包含了所有的管理遠程程序(符合IDL描述的介面)所需要的代碼。所有的inner類實現了IBinder 介面.其中一個在本地使用,可以不管它的代碼;另外一個叫做Stub繼承了 Binder 類。為了實現遠程調用,這個類包含RPC介面。開發者可以繼承Stub類來實現需要的方法。
一般來說,遠程進程會被一個service管理(因為service可以通知操作系統這個進程的信息並和其他進程通信),它也會包含aidl 工具產生的介面文件,Stub類實現了遠處那個方法。服務的客戶端只需要aidl 工具產生的介面文件。
以下是如何連接服務和客戶端調用:
·服務的客戶端(本地)會實現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這樣,當客戶端連接或者斷開連接的時候可以獲取到通知。通過 bindService() 獲取到服務的連接。
· 服務的 onBind() 方法中可以接收或者拒絕連接,取決它收到的intent (intent通過 bindService()方法連接到服務). 如果服務接收了連接,會返回一個Stub類的實例.
· 如果服務接受了連接,Android會調用客戶端的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模沖並傳遞一個Ibinder對象(系統管理的Stub類的代理),通過這個代理,客戶端可以連接遠程的服務。
以上的描述省略很多RPC的機制。請參見Designing a Remote Interface Using AIDL 和 IBinder 類。
線程安全的方法
在某些情況下,方法可能調用不止一個的線程,因此需要注意方法的線程安全。
對於可以遠程調用的方法,也要注意這點。當一個調用在Ibinder對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啟動了和Ibinder對象相同的進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進程中執行。但是,如果調用者發起另外一個進程,方法在另外一個線程中運行,這個線程在和IBinder對象在一個線程池中;它不會在進程的主線程中運行。例如,一個service從主線程被調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對象(如實現了RPC的Stub子類)中的方法會被從線程池中調用。因為一個服務可能有多個客戶端請求,不止一個線程池會在同一時間調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須線程安全。
簡單來說,這個機制是這樣的:使用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義你想要實現的介面, aidl 工具可以生成用於java的介面定義,本地和遠程都要使用這個定義。它包含2個類,
inner類包含了所有的管理遠程程序(符合IDL描述的介面)所需要的代碼。所有的inner類實現了IBinder 介面.其中一個在本地使用,可以不管它的代碼;另外一個叫做Stub繼承了 Binder 類。為了實現遠程調用,這個類包含RPC介面。開發者可以繼承Stub類來實現需要的方法。
一般來說,遠程進程會被一個service管理(因為service可以通知操作系統這個進程的信息並和其他進程通信),它也會包含aidl 工具產生的介面文件,Stub類實現了遠處那個方法。服務的客戶端只需要aidl 工具產生的介面文件。
以下是如何連接服務和客戶端調用:
·服務的客戶端(本地)會實現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這樣,當客戶端連接或者斷開連接的時候可以獲取到通知。通過 bindService() 獲取到服務的連接。
· 服務的 onBind() 方法中可以接收或者拒絕連接,取決它收到的intent (intent通過 bindService()方法連接到服務). 如果服務接收了連接,會返回一個Stub類的實例.
· 如果服務接受了連接,Android會調用客戶端的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並傳遞一個Ibinder對象(系統管理的Stub類的代理),通過這個代理,客戶端可以連接遠程的服務。
線程安全的方法
在某些情況下,方法可能調用不止一個的線程,因此需要注意方法的線程安全。
對於可以遠程調用的方法,也要注意這點。當一個調用在Ibinder對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啟動了和Ibinder對象相同的進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進程中執行。但是,如果調用者發起另外一個進程,方法在另外一個線程中運行,這個線程在和IBinder對象在一個線程池中;它不會在進程的主線程中運行。例如,一個service從主線程被調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對象(如實現了RPC的Stub子類)中的方法會被從線程池中調用。因為一個服務可能有多個客戶端請求,不止一個線程池會在同一時間調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須線程安全。
簡單來說,一個content provider 可以接收其他進程的數據請求。即使ContentResolver和ContentProvider類沒有隱藏了管理交互的細節,ContentProvider中響應這些請求的方法(query(), insert(), delete(), update(), and getType() )— 是在content provider的線程池中被調用的,而不是ContentProvider的本身進程。因為這些方法可能是同時從很多線程池運行的,所以這些方法必須要線程安全。
⑵ Android等待線程返回結果
樓主,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如果有問題,可以進一步交流
首先在onCreate使用匿名類做子線程是不行的,如果下載時間過長onCreate是主線程,阻塞時間過長會出現ANR(超時)錯誤
如果要在onCreate上開啟線程,需要使用Timer
我個人建議是在onCreate中開啟Timer在TimerTask的run方法裡面開啟匿名線程或者直接就在TimerTask的run方法裡面下載,下載完畢後,使用Handler接收消息再執行System.out.println(str);
⑶ android 怎樣返回子線程裡面獲到的資料庫的值
直接定義個public static的全局變數,就可以了;可以保存在自定義的類、繼承自Application的類、
SharePreference等中的一個屬性;另一個activity從這裡面取數據,不用直接傳遞。
⑷ Android 中的「子線程」解析
Android 中線程可分為 主線程 和 子線程 兩類,其中主線程也就是 UI線程 ,它的主要這作用就是運行四大組件、處理界面交互。子線程則主要是處理耗時任務,也是我們要重點分析的。
首先 Java 中的各種線程在 Android 里是通用的,Android 特有的線程形態也是基於 Java 的實現的,所以有必要先簡單的了解下 Java 中的線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在 Java 中要創建子線程可以直接繼承 Thread 類,重寫 run() 方法:
或者實現 Runnable 介面,然後用Thread執行Runnable,這種方式比較常用:
簡單的總結下:
Callable 和 Runnable 類似,都可以用來處理具體的耗時任務邏輯的,但是但具體的差別在哪裡呢?看一個小例子:
定義 MyCallable 實現了 Callable 介面,和之前 Runnable 的 run() 方法對比下, call() 方法是有返回值的哦,泛型就是返回值的類型:
一般會通過線程池來執行 Callable (線程池相關內容後邊會講到),執行結果就是一個 Future 對象:
可以看到,通過線程池執行 MyCallable 對象返回了一個 Future 對象,取出執行結果。
Future 是一個介面,從其內部的方法可以看出它提供了取消任務(有坑!!!)、判斷任務是否完成、獲取任務結果的功能:
Future 介面有一個 FutureTask 實現類,同時 FutureTask 也實現了 Runnable 介面,並提供了兩個構造函數:
用 FutureTask 一個參數的構造函數來改造下上邊的例子:
FutureTask 內部有一個 done() 方法,代表 Callable 中的任務已經結束,可以用來獲取執行結果:
所以 Future + Callable 的組合可以更方便的獲取子線程任務的執行結果,更好的控制任務的執行,主要的用法先說這么多了,其實 AsyncTask 內部也是類似的實現!
注意, Future 並不能取消掉運行中的任務,這點在後邊的 AsyncTask 解析中有提到。
Java 中線程池的具體的實現類是 ThreadPoolExecutor ,繼承了 Executor 介面,這些線程池在 Android 中也是通用的。使用線程池的好處:
常用的構造函數如下:
一個常規線程池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來實現:
執行任務:
基於 ThreadPoolExecutor ,系統擴展了幾類具有新特性的線程池:
線程池可以通過 execute() 、 submit() 方法開始執行任務,主要差別從方法的聲明就可以看出,由於 submit() 有返回值,可以方便得到任務的執行結果:
要關閉線程池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IntentService 是 Android 中一種特殊的 Service,可用於執行後台耗時任務,任務結束時會自動停止,由於屬於系統的四大組件之一,相比一般線程具有較高的優先順序,不容易被殺死。用法和普通 Service 基本一致,只需要在 onHandleIntent() 中處理耗時任務即可:
至於 HandlerThread,它是 IntentService 內部實現的重要部分,細節內容會在 IntentService 源碼中說到。
IntentService 首次創建被啟動的時候其生命周期方法 onCreate() 會先被調用,所以我們從這個方法開始分析:
這里出現了 HandlerThread 和 ServiceHandler 兩個類,先搞明白它們的作用,以便後續的分析。
首先看 HandlerThread 的核心實現:
首先它繼承了 Thread 類,可以當做子線程來使用,並在 run() 方法中創建了一個消息循環系統、開啟消息循環。
ServiceHandler 是 IntentService 的內部類,繼承了 Handler,具體內容後續分析:
現在回過頭來看 onCreate() 方法主要是一些初始化的操作, 首先創建了一個 thread 對象,並啟動線程,然後用其內部的 Looper 對象 創建一個 mServiceHandler 對象,將子線程的 Looper 和 ServiceHandler 建立了綁定關系,這樣就可以使用 mServiceHandler 將消息發送到子線程去處理了。
生命周期方法 onStartCommand() 方法會在 IntentService 每次被啟動時調用,一般會這里處理啟動 IntentService 傳遞 Intent 解析攜帶的數據:
又調用了 start() 方法:
就是用 mServiceHandler 發送了一條包含 startId 和 intent 的消息,消息的發送還是在主線程進行的,接下來消息的接收、處理就是在子線程進行的:
當接收到消息時,通過 onHandleIntent() 方法在子線程處理 intent 對象, onHandleIntent() 方法執行結束後,通過 stopSelf(msg.arg1) 等待所有消息處理完畢後終止服務。
為什麼消息的處理是在子線程呢?這里涉及到 Handler 的內部消息機制,簡單的說,因為 ServiceHandler 使用的 Looper 對象就是在 HandlerThread 這個子線程類里創建的,並通過 Looper.loop() 開啟消息循環,不斷從消息隊列(單鏈表)中取出消息,並執行,截取 loop() 的部分源碼:
dispatchMessage() 方法間接會調用 handleMessage() 方法,所以最終 onHandleIntent() 就在子線程中劃線執行了,即 HandlerThread 的 run() 方法。
這就是 IntentService 實現的核心,通過 HandlerThread + Hanlder 把啟動 IntentService 的 Intent 從主線程切換到子線程,實現讓 Service 可以處理耗時任務的功能!
AsyncTask 是 Android 中輕量級的非同步任務抽象類,它的內部主要由線程池以及 Handler 實現,在線程池中執行耗時任務並把結果通過 Handler 機制中轉到主線程以實現UI操作。典型的用法如下:
從 Android3.0 開始,AsyncTask 默認是串列執行的:
如果需要並行執行可以這么做:
AsyncTask 的源碼不多,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根據上邊的用法,可以從 execute() 方法開始我們的分析:
看到 @MainThread 註解了嗎?所以 execute() 方法需要在主線程執行哦!
進而又調用了 executeOnExecutor() :
可以看到,當任務正在執行或者已經完成,如果又被執行會拋出異常!回調方法 onPreExecute() 最先被執行了。
傳入的 sDefaultExecutor 參數,是一個自定義的串列線程池對象,所有任務在該線程池中排隊執行:
可以看到 SerialExecutor 線程池僅用於任務的排隊, THREAD_POOL_EXECUTOR 線程池才是用於執行真正的任務,就是我們線程池部分講到的 ThreadPoolExecutor :
再回到 executeOnExecutor() 方法中,那麼 exec.execute(mFuture) 就是觸發線程池開始執行任務的操作了。
那 executeOnExecutor() 方法中的 mWorker 是什麼? mFuture 是什麼?答案在 AsyncTask 的構造函數中:
原來 mWorker 是一個 Callable 對象, mFuture 是一個 FutureTask 對象,繼承了 Runnable 介面。所以 mWorker 的 call() 方法會在 mFuture 的 run() 方法中執行,所以 mWorker 的 call() 方法在線程池得到執行!
同時 doInBackground() 方法就在 call() 中方法,所以我們自定義的耗時任務邏輯得到執行,不就是我們第二部分講的那一套嗎!
doInBackground() 的返回值會傳遞給 postResult() 方法:
就是通過 Handler 將最終的耗時任務結果從子線程發送到主線程,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 getHandler() 得到的就是 AsyncTask 構造函數中初始化的 mHandler , mHander 又是通過 getMainHandler() 賦值的:
可以在看到 sHandler 是一個 InternalHandler 類對象:
所以 getHandler() 就是在得到在主線程創建的 InternalHandler 對象,所以
就可以完成耗時任務結果從子線程到主線程的切換,進而可以進行相關UI操作了。
當消息是 MESSAGE_POST_RESULT 時,代表任務執行完成, finish() 方法被調用:
如果任務沒有被取消的話執行 onPostExecute() ,否則執行 onCancelled() 。
如果消息是 MESSAGE_POST_PROGRESS , onProgressUpdate() 方法被執行,根據之前的用法可以 onProgressUpdate() 的執行需要我們手動調用 publishProgress() 方法,就是通過 Handler 來發送進度數據:
進行中的任務如何取消呢?AsyncTask 提供了一個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參數代表是否中斷正在執行的線程任務,但是呢並不靠譜, cancel() 的方法注釋中有這么一段:
大致意思就是調用 cancel() 方法後, onCancelled(Object) 回調方法會在 doInBackground() 之後被執行而 onPostExecute() 將不會被執行,同時你應該 doInBackground() 回調方法中通過 isCancelled() 來檢查任務是否已取消,進而去終止任務的執行!
所以只能自己動手了:
AsyncTask 整體的實現流程就這些了,源碼是最好的老師,自己跟著源碼走一遍有些問題可能就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