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安卓為什麼這么少
A. Android國內外研究現狀
相信大家對Android的發展歷史多少都有一些了解,Android曾經是一家創立於舊金山的公司的名字,該公司於2005年8月份被Google收購,並從此踏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平台、一個生態體系。現在Android在移動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Google於2011年6月份公布的數字,現在每天激活的Android設備高達50萬台,比5月份的數據增加了10萬台!Google還透露目前已經與36家OEM廠商和215家運營商合作,共激活了超過1億台Android設備。相比於Symbian的日落西山,以及蘋果的封閉、WindowsPhone的前途未卜,Android無疑代表了當前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開放平台取代了封閉平台。讓參與者均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益。從2008年9月公布1.0版本以來,經過近三年的跨越式發展,現在Android已經發展到了3.x版本,這是一個針對平板電腦而做了大量優化的版本,包括對更大屏幕的支持的類庫、多任務優化等。目前市場上佔主流的還是2.2版本,當然,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2.3及後續版本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設備的支持。由於Android是近幾年才開始起步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在關注華清遠見3GAndroid系統開發課程時,也總是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一直跟帶著這種疑問的朋友說,回答這個問題,有幾個關鍵點:第一、這個市場是否足夠大(或者能發展到足夠大),這點我相信大家對於移動設備的現狀有足夠的了解,對其未來的發展不會有什麼異議;其次是你所從事的領域是否處於上升通道上?身處一個上升的通道,個人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這個行業都會帶著你往上走,相反,如果處於一個沒落的行業,個人再努力,可能都趕不上整個行業墜落的速度。Android這幾年的發展可謂有目共睹,就像前面所說,每天的設備激活數目就達到了50萬台;其三,是否有足夠多的大公司參與其中,或者是否成就了一些公司。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業內大公司的支持,或者,是否有公司在該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處於這個行業的大公司,除了Google本身外,也成就了一些公司,例如Motorola移動、HTC,前者借Android咸魚翻身,後者借Android成了市值超越Nokia的公司。行業的發展如此紅火,那麼作為開發者,是否可以從中獲益呢?我們可以從「Android工程師一年經驗月薪8000元:」這則新聞來看這個行業的開發者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現在有多搶手。
B. 中國大陸的「安卓」和國外的Android,有什麼區別
中國大陸的安卓和國外的安卓的主要軟體開源公司都是來自Google公司,由於我國的國情擺在那裡,所以中國沒有Google公司,在國內的安卓上不了Google的網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給我們的手機網路設置了一道牆。
所以說,中國大陸的安卓和國外的安卓其實就是這么一點區別,中國的安卓裡面去掉了Google的框架。中國的安卓源自於我國的一些手機廠商的深度定製,就是說開源的代碼雖然來自於Google公司,但是手機廠商拿到手之後,除了一些原生的東西去不掉之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廠商的東西。手機開發公司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的ui,像小米、魅族、華為、一架、OPPO、vivo等都是這樣,自己的手機系統都是由自己的公司進行設計的,但是源代碼都源於Google。
反觀國外的安卓,大部分用的都是Google公司的原生系統,改動的地方也是很少的。像摩托羅拉、htc、三星等這樣不在國內的安卓,他們保留著Google公司原有的一些特性,也是緊跟著Google公司的腳步來對新的系統進行研究和定製。如今的安卓8.0已經問世了,但是當流傳來國內之後,用戶用上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畢竟安卓7.0才剛剛搭載在我們的手機上面,現在國內新出來的手機基本上適配的都是安卓7.0。
總之,國外的安卓在本質上跟我們國內是沒有大區別的,只是在系統方面國內的進行了一些閹割和改造,另外就是用不上Google公司的大部分軟體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