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左滑刪除
1. 安卓版微信6.0為什麼沒有左劃刪除對話
因為左滑可以在「通訊錄」、「發現」、「我」這幾個導航之間切換了,而一個左滑只能實現一個事件,就是一個功能,所以左滑刪除就被取消了,本人android開發者,也不明白騰訊為什麼這樣子,左滑刪除多方便
2. ios和android設計規范區別
Android 整體視覺設計規范
App 界面的整體視覺組成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StatusBar(狀態欄)、TopBar(頭部欄)、Body Content(內容區域)、FootBar(底部欄)。
StatusBar 的樣式由系統 UI 決定,除背景配色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設計。
TopBar 兩個系統平台規范上的顯示高度與內容布局有明顯的差異,按各自的規范進行設計。
Body Content 除控制項外,採用相同的布局與視覺設計。
FootBar 除控制項外,採用相同的布局與視覺設計。
二、Android差異化設計案例解讀
1. StatusBar/TopBar 差異化設計
2. 常用的三個系統圖標/控制項差異化
3. 搜索/輸入控制項差異化
4. 彈窗樣式差異化
三、Android系統交互與iOS系統交互的差異化設計
1. 交互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了彈窗樣式與交互差異化之外,對於一些系統交互行為,推薦盡量使用 iOS 與 Android 各自平台的系統控制項與交互方式,降低開發與用戶學習成本。系統交互行為主要包含以:返回上級/關閉當前頁面的方式、通知開啟或者關閉設置、發送/提交內容(鍵盤自帶或者新增按鈕點擊)、Item 列表排序/刪除、提示窗顯隱、時間選擇控制項、手勢操作等等。
2. 交互動效:
交互動效也推薦盡量使用 iOS 與 Android 各自平台的系統提供的動效。比如 iOS 的鏡頭切近與高斯模糊,Android 的紙墨磁吸等等。
單條 item 的交互差異示例
總體來說,就是以 iOS 版為參照,底部欄與中間內容區域盡量保持相同的設計,通過對狀態欄、頭部樣式、控制項(開關、選框、搜索、輸入)、系統圖標(返回、分享、更多)、彈窗樣式、系統交互進行 Android 規范化差異,以保證該 App 的設計在兩個不同的系統平台即能符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又能適當體現系統的不同風格與特性。
3. 安卓左滑的新聞怎麼關
這里分享下安卓左滑新聞關閉的方法。
設備:小米10
系統:MIUI12.5.2
軟體:內容中心12
1、首先找到」設置「選項,點擊進入到」設置「頁面。
4. iOS與Android的交互差異
平常用的是iOS設備,每次把玩安卓測試機都會有些不習慣。對於一些小廠來講,由於資源有限,一般安卓和i設計稿都通用一個設計稿。雖然現在ios和安卓在設計方面越來越趨同,但還是有些差異化的地方,不然在開發的過程中,搞不清楚兩者的差異化會鬧出很多笑話。這里只是簡要的寫出iOS和Android交互方面的一些差異,只作一個引子。
1.標題的位置
Andriod的導航欄標題一般在左邊,iOS的導航欄標題一般居中顯示。這只是一個小差異,一些大廠應該會做出規定,導航欄的標題統一居中顯示。
2.手勢操作差異
對於某個單一的item,安卓是長按進行「刪除」及其他操作,而iOS是左滑刪除或者其他操作。這個交互屬於比較常見的方式了,不遵守這個設計差別的話,用戶用起來也會比較別扭。
3.搜索框差異
Andriod搜索框後面一般帶有「搜索」兩個字,左邊有一個「返回」箭頭;iOS搜索框後面一般沒有搜索按鈕,他的搜索按鈕一般在鍵盤上,搜索框後面有一個「取消」按鈕。為什麼要這么做?其實也是iOS和Android的系統決定的。安卓的鍵盤上雖然有一個「箭頭」的標識可用作搜索,但是由於標識不夠明顯,所以搜索框後面要加一個「搜索」按鈕。同時,由於iOS鍵盤上就有「搜索」按鈕,所以不用這么做。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大廠搜索框也做成一致,越趨向於iOS。
4.消息通知
Andriod的消息通知的推送只需在本應用內進行開關操作,不涉及到系統層面的開關;而iOS則需要在系統層面去控制系統的開關。iOS的消息推送都是需要去iOS的設置-通知-XX應用裡面去進行設置。
5.地址選擇器
對於地址選擇,iOS一般使用系統交互的滾筒控制項,但是部分Android APP也用這個交互,則是不對的。對於Android交互而言,一般是用列表選擇代替滾筒的設計。
6.小結
以上的交互差異是比較常見的差異了,當然現在做的比較好的是安卓和iOS的交互都日益趨向統一了,至少從現在來講,差異還是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分清這些差異,並做到合理而具有變通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