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卓系統 » 安卓第一個版本是什麼時候

安卓第一個版本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3-08-13 15:47:44

安卓系統有幾個版本

Android現在大大小小有十八個版本,分別是:
安卓1.1,安卓1.5,安卓1.6,,安卓2.0,安卓2.1,安卓2.2,安卓 2.3,安卓3.0,安卓3.1,安卓3.2,安卓4.0,安卓4.1,安卓4.2,安卓4.3,安卓4.4,安卓5.0,安卓5.1,安卓6.0。

以下是一些關於Android的發展歷史:
2007年11月5日,Google發布了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移動手機平台 --Android。該平台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等組成,號稱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的開放的移動開發平台。
2008年9月22日,美國運營商T-Mobile USA在紐約正式發布第一款Google手機 -- T-Mobile G1。該款手機為中國台灣宏達電代工製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支持WCDMA/HSPA網路,理論下載速率為7.2Mbit/s,並支持Wi-Fi無限區域網絡。
Google與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合作開發了Android移動開發平台,這個聯盟由摩托羅拉、高通、宏達電和T-Moblie、中國移動等在內的30多家移動通訊領域的領軍企業組成。Google與運營商、設備製造商、開發商和其他第三方結成了深層次的合作夥伴關系,希望通過建立標准化、開放式的行動電話軟體平台,在移動產業內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生態系統。
Android作為Google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推進「隨時隨地為每個人提供信息」這一企業目標的實現。全球為數眾多的行動電話用戶從未使用過任何基於Android的移動通訊設備,Google的目標是讓移動通訊不依賴於設備甚至平台。處於這個目的,Android將補充而不會代替Google長期以來奉行的移動發展戰略:通過與全球各地的手機製造商和移動運營商結成合作夥伴,開發即有用又有吸引力的移動服務,並推廣這些產品。
Android系統在國內的發展主要在於針對Android系統的二次開發上,以Android系統源碼為基礎,再深度定製改版而成的操作系統主要有創新工場投資的點心公司開發的點心操作系統、中國移動的Ophone、聯想的樂Phone、阿里雲手機操作系統及雷軍的小米科技開發的MIUI。

❷ 最早的android os版本號是多少是什麼時間發布的

中文名
安卓
原版名稱
Android
開發商
Google、開放手持設備聯盟
發行商
Google
發行日期
2008年9月23日
編程語言
C/C++(底層) Java等(應用層)
系統家族
類Unix,Linux
源碼模式
自由及開放源代碼軟體
內核類型
宏內核(Linux內核)
軟體許可
Apache License、 GPL等
最早的是測試版本 2010年出來的
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同時也是Google於2007年11月5日

Android logo相關圖片(36張)
宣布的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的名稱,該平台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組成。

Android一詞最早出現於法國作家利爾亞當(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L'ève future)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
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設計的,誕生於2010年,其設計靈感源於男女廁所門上的圖形符號,[1] 於是布洛克繪制了一個簡單的機器人,它的軀干就像錫罐的形狀,頭上還有兩根天線,Android小機器人便誕生了。其中的文字使用了Ascender公司專門製作的稱之為「Droid 」 的字體。Android是一個全身綠色的機器人,綠色也是Android的標志。顏色採用了PMS 376C和RGB中十六進制的#A4C639來繪制,這是Android操作系統的品牌象徵。有時候,它們還會使用純文字的Logo。[

❸ 安卓系統有哪些版本

問題一:安卓系統有幾個版本? 目前各廠商官方的主流是2.2版本的,從1.5,1.6,2.0,2.1,2.2,2.3,3.0等,也有民間自行開發的2.3,不過不好用,很多功能還不成熟,系統和軟體無法達到穩定使用。3.0已有發行消息,不過還沒上市,在推行階段,現在應該差不多能見到機子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2.1也差不多。

問題二:安卓系統都有哪些版本 Android在正式發行之前,最開始擁有兩個內部測試版本,並且以著名的機器人名稱來對其進行命名,它們分別是:阿童木(AndroidBeta),發條機器人(Android 1.0)。後來由於涉及到版權問題,谷歌將其命名規則變更為用甜點作為它們系統版本的代號的命名方法。甜點命名法開始於Android 1.5發布的時候。作為每個版本代表的甜點的尺寸越變越大,然後按照26個字母數序:紙杯蛋糕(Android 1.5),甜甜圈(Android 1.6),松餅(Android 2.0/2.1),凍酸奶(Android 2.2),姜餅(Android 2.3),蜂巢(Android 3.0),冰激凌三明治(Android 4.0),果凍豆(Jelly Bean,Android4.1和Android 4.2),奇巧(KitKat,Android 4.4),棒棒糖(Lollipop,Android 5.0),棉花糖(Marshmallow,Android 6.0),牛軋糖(Nougat,Android 7.0)。

問題三:安卓系統現在都有哪些版本啊,主流版本是哪些 5.1.多,版本新帶來新的體驗,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功能和設置以及ui交互
但是新版本通常不穩定bug多,所以並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的

問題四:安卓系統有哪些版本分別有什麼區別 版本越高支持的功能也就越多。功能也越完善。
最次的也要是2.1以上的。2.1以下的很多功能和軟體都不支持。
目前使用最廣的是2.3及以上的版本。
4.0是最新版本

問題五:安卓系統最高的版本是多少,,,,,,, 10分 現在用戶數最多的還是在4.4和5.0之間了,安卓出了新的6.0支持3Dtouch,不過很快又有7.0要出來了,可以實現多窗口

問題六:安卓系統能升級到什麼版本了? 谷歌親兒子是7.1,其它的目前最高7.0

問題七:安卓系統的有多少種 從2007年到2012年,Android已經過了五個年頭。五年間,從初生的嬰兒,到今天王者,Android通過八次大的升級完成了這一成長歷程。本文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從頭梳理了Android這五年來的進化歷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同名公司於2003年在美國加州成立,2005年被Google收購注資,並組建開放手機聯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統SDK正式發布。
Android 1.0,2008年9月23日發布。這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如今看來功能很簡陋。
伴隨Android 1.0的發布,首款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誕生。這就是HTC Dream,俗稱G1,也開創了國內以Gx代表第幾代來命名的傳統。它支持觸摸操作,但也保留了實體鍵盤。
Android 1.5,2009年4月30日發布。從這時起,Android系統版本都是以糕點進行命名,並以首字母排序。
Android 1.6,2009年9月15日發布,首次支持CDMA網路,為諸如Verizon和Sprint這樣的CDMA運營商打開了一扇大門。
2009年11月,也就是G1面世後一年左右,Android 2.0降臨了。無論從哪個方面說,它都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第二個重要的里程碑時刻,而第一個是Android 1.5。
Android 2.2,2010年5月20日發布。直到這個時候,Google似乎才開始認真考慮Android的企業級功能。
Android 2.3,2010年12月7日發布,衍生出了多個更新版本,迄今為止仍是最為普及、市場份額最大的。該版本開始支持NFC,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FC功能作用也僅限於掃描景點的NFC便簽,從而獲得URL網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實和二維碼沒什麼區別,但是Google隨後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了Google電子錢包,這是一個重要的移動支付創舉。許多公司現在開始注意到NFC和移動支付的前景,而毫無疑問,Android 2.3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Android 3.0,2011年2月2日發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統發展歷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嘗試,與智能手機無關,正式進軍平板電腦,但並未取得預想中的成功。
Android 4.0,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發布,Android發展歷史上最重大的又一次升級。
Android 4.1/4.2,2012年6月28日發布。繼蜂巢之後,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嘗試
北京時間2013年7月25日凌晨,谷歌正式對外發布了Android 4.3。相比較Android 4.2來看,最為亮點和重要的更新便要數支持OpenGL ES 3.0,作為移動圖形設備性能的主要介面,Android也正式支持。

問題八:安卓系統現在更新到哪個版本了 谷歌放出的是7.0版本,後繼還有7.1版本

問題九:安卓系統最新版本是多少 Android 7.0是谷歌推出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最終官方代號,定名為「Nougat」(牛軋糖)。

問題十:手機安卓版本和系統版本有什麼區別 是這樣的,摩托me525他是安卓的系統,沒錯,安卓系統是從09年11月摩托正式上市的系統,最早是1.5的系統,到1.6-2.0-2.1-2.2-在到以後的2.3--2.4.....你的就是2.2版本的,1.11呢它是手機硬體的一個系統版本,它是手機出廠的一個不可更改的東西,版本高就支持的安卓系統版本就可以一直升級到高版本,,硬體版本低時,你的安卓系統版本就不會升到太高的版本,這和手機出廠是有關的。

安卓手機發展歷史

一、手機的發展史

手機的發展史不只代表著科技的進步,也證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從模擬到GSM、從GSM到GPRS等等,每樣新技術的發明都對手機的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力。

手機的發展史大致上可分為這幾代:

第一代 (1G)

第二代 (2G)

第三代 (3G)

第一代手機(1G)---模擬行動電話在70年代末誕生了。

模擬行動電話系統主要採用模擬和頻分多址(FDMA)技術。

AMPS(北美蜂窩系統)、NMT(北歐行動電話)和TACS(全向通信系統)是主要的模擬標准。

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和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也不充分。

第一代無線網路技術的最大成就是去掉了將電話連接到網路的用戶線,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無線接收和撥打電話。

第二代 (2G)

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手機是GSM手機,CDMA手機和小靈通(PHS)手機,這些都稱為第二代手機(2G)。

第二代系統引入了數碼無線電技術,它提供更高的網路容量,改善了語音質量和保密性,還引入了無縫的國際漫遊。

第二代系統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短消息、SMS)、彩信(MMS、多媒體簡訊)、WAP等。

如今全世界第二代手機的市場標注,包括GSM、D-AMPS、PDC和IS-95CDMA等。

第三代 (3G)

第三代移動系統,即IMT-2000,是寬頻多媒體系統,能提供高質量寬頻綜合業務。

第三代手機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全球通用的無線通訊系統,但結果出現了多種不同制式,包括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

這些新的制式都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在帶寬利用和數據通信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

二、手機發展史

手機發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三、手機的發展史

如果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

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0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

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

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

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

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1831年 ,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

1844年5月24日 。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902年 ,一位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

194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製造出戰地行動電話機 。1946年,世界上從聖路易斯的一輛行進的汽車中打出了第一個電話用行動電話所撥打電話 。

1957年,蘇聯傑出的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行動電話。

1958年,他已對自己的行動電話做了進一步改進。設備重 量從3公斤減輕至500克(含電池重量),外形精簡至兩個香煙盒大小,可向城市裡的任何地方進行撥打,可接通任意一個固定電話。

到60年中期,庫普里揚諾 維奇的行動電話已能夠在200公里范圍內有效工作 。1958年,蘇聯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行動電話通訊系統「阿爾泰」(Алтай) 。

1959年,性能傑出的「阿爾泰」系統在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獲得金獎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

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

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

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

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

1991年 ,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 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

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 就輕到了60克以下。 現在發展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是所謂的第三代手機(3G),以歐洲的GSM制式和美國的CDMA為主,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無線應用協議等。

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及,CDMA手機也很流行,整個行業正在向第四代手機(4G)遷移過程中。電話鍵盤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照相機、攝影、錄音、GPS、上網等多種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DA發展的趨勢。

電話的口承、耳承和相應的話筒、聽筒都裝在單個把手上。舊稱為手提電話、手提、大哥大、傳真,是便攜的,可以在較大范圍內移動的電話終端 。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距今的手機安全產品基礎防護功能比較完備,但在防騷擾、隱私保護和數據保護方面仍有欠缺,未來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QQ手機管家、安全管家、網秦等安全廠商紛紛宣布進軍雲安全領域,2013年將是移動雲安全加速落地的關鍵年,各大安全廠商必將繼續加大對移動雲安全解決方案的投入力度。1G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

最先研製出手機的是美國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

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

四、智能手機發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五、安卓手機的特點和發展歷史

結合網路資料,現在為你總結如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其公司於2003年在美國加州成立。2005年由Google收購注資,並組建開放手機聯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統SDK正式發布。

Android 1.0

2008年9月23日發布,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

伴隨1.0的發布,首款搭載Android 1.0 OS的Android手機誕生。因為1.0不支持觸摸輸入,因此G1配置了實體鍵盤。

2009年4月30日發布。從這時起,Android系統版本都是以糕點進行命名,並以字母排序。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發布。Android1.6首次支持了CDMA網路,為諸如Verizon和Sprint這樣的CDMA運營商打開了一扇大門。

Android2.0

2009年11月——G1面世後1年左右——Android2.0降臨了。無論從哪個方面說,它都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第二個重要的里程碑時刻(第一個是Android1.5)。

2010年5月20日發布。直到Android2.2發布時,谷歌似乎才開始認真考慮Android的企業級功能。

2010年12月7日發布。該版本開始對NFC的支持。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FC功能作用也僅限於掃描景點的NFC便簽,從而獲得URL網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實和二維碼沒什麼區別,但是谷歌隨後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谷歌電子錢包——一個重要的移動支付創舉。許多公司現在開始注意到NFC和移動支付的前景,而毫無疑問,Android2.3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2011年2月2日發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統發展歷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嘗試,與智能手機無關,正式進軍平板電腦。

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發布。Android4.0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最重大的而一次升級。

2012年6月28日發布。Android4.1是谷歌繼蜂巢之後,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嘗試。

關於 Android 的故事,未完待續……

六、手機發展歷史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 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馬丁·庫帕」從此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1G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第二代手機(2G)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准,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准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❺ Android系統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十一代,都帶來了哪些變化

時光匆匆,時間轉瞬即逝, 科技 發展的步伐,遠遠超出我們普通人的預計,從當初的通信手機到如今的智能手機,每年手機的發展都在快速的變化,從當初還可拆卸的電池,到現如今的一體機。從哪個拍張照片都模糊不清,到現如今的光學變焦。

手機的發展十分迅速,伴隨著的也是系統的快速更新,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向外界展示了一款名為Android的操作系統。這款系統也伴隨著人們,度過了13個年頭。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變化

今天小K帶大家看看,這十三年來,Android都發布了哪些版本,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Android的發展

2003年10月,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個名叫安迪·魯賓的美國人,帶領他的團隊打造了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安迪·魯賓本人也被譽為「Android之父」。

2005年這個團隊,被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收購,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成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的開發。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向外界展示歷經多年研發後的Android 阿童木,即Android的測試版本,並發布了Android 阿童木的源代碼。

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Android 1.0

2009年4月30日,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手機,該安卓版本被命名為Cupcake,從這里開始,安卓才算真正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該版本開始支持錄制和播放視頻,並支持上傳到谷歌Youtube;支持藍牙耳機,改善配對性能;最新的採用WebKit技術的瀏覽器,支持復制/貼上和頁面中搜索;GPS性能大大提高;提供屏幕上的虛擬鍵盤;主屏幕增加音樂播放器和相框widgets;應用程序可以自動隨著手機旋轉;簡訊、Gmail、日歷,瀏覽器的用戶介面大幅改進,如Gmail可以批量刪除郵件;相機啟動速度加快,拍攝圖片可以直接上傳到Picasa;來電照片顯示。

同年9月15日、10月26日,安卓先後更新1.6版本、2.1版本,開始支持更多的屏幕解析度,並先後改善了用戶使用界面,出現動態壁紙、支持vpn、可以查看應用耗電、支持相機的閃光燈、數碼變焦等

2010年5月20日,這個象徵著愛情的節日,谷歌發布了Android 2.2 Froyo,開始支持3g網路共享、Flash、App2sd功能、軟體商店、應用API介面的開發。

同年12月7日Android 2.3 Gingerbread發布,增加回收站功能、支持VP8和WebM視頻格式、支持前置攝像頭、SIP/VOIP和NFC,一鍵文字選擇和復制/粘貼、改進的電源管理系統;新的應用管理方式等。

2011年2月3日 Android 3.0 Honeycomb發布,針對平板做出優化、增強網頁瀏覽功能

同年5月11日 Android 3.1發布,全面支持Google Maps ,將Android手機系統跟平板系統再次合並、支持USB輸入設備、支持Google TV.可以支持XBOX 360無線手柄

同年7月13 Android 3.2發布,本次更新開始支持SD卡,支持7英寸平板和高通處理器以及桌面小部件自由縮放功能

同年10月19日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發布,此次更新開始支持截圖功能、圖片編輯功能,可以加濾鏡、加相框、進行360度全景拍攝,新增流量管理工具等

2012年6月28日 Android 4.1 Jelly Bean發布,增強通知欄、搜索優化、桌面插件自動調整大小、加強無障礙操作、語言和輸入法擴展等

同年10月30日 Android 4.2 發布,改進鎖屏功能、可用兩根手指進行旋轉和縮放顯示、專為盲人用戶設計的語音輸出和手勢模式導航功能等

2013年7月25日 Android 4.3發布

同年11月01日 Android 4.4 KitKat發布,此次更新是谷歌為了整合自家服務,力求防止安卓系統繼續碎片化、分散化進行的一次更新。

2014年6月26日 Android 5.0 Lollipop發布,這次更新並未有太多的變化,主要更新了桌面功能

同年Android 5.1發布,支持多張SIM卡

2015年9月30日 Android 6.0 Marshmallow發布,在對軟體體驗與運行性能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延長了手機的續航能力

2016年8月22日 Android 7.0 Nougat 發布,提供新功能以提升性能、生產效率和安全性。進一步優化續航能力

同年Android 7.1發布,本次更新為用戶和開發人員引入了各種新功能

2017年8月22日Android 8.0 Oreo發布,本次更新更多的還是支持開發人員進行更新

同年Android 8.1 發布,優化了內存、定位服務等

2018年5月9日Android 9.0 Pie 發布,利用新的人工智慧技術,讓手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幫助。並且會根據用戶習慣進行自我調節

2019年Android 10 發布,提供黑夜模式,優化生物識別技術、優化應用、支持可折疊設備和 5G 網路

而隨後的Android 11 預計將在今年11月3號發布

安卓手機歷經13年,從最初的只能支持基本的通信和拍照功能,跟隨著時代 科技 的變化,增添各種新的 科技 ,讓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電子產品,時至今日我們手上的手機以及能夠支持面部指紋支付解鎖、更加強大的拍照功能,到可以在手機上遊玩各種 游戲 和進行各種 娛樂 ,可以在手機上觀看視頻等

這些變化從方方面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也許你感受不到什麼變化,也許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妨與十幾年前時代做個對比!

最後小K 在這里 求關注!求關注!求關注!

❻ Android:安卓發展史

1973手機館| 數碼文化

手機 歷史 未來發展

深度好文 全面詳細

近幾年來,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穩定在60-70%,從誕生到擊敗Windows Phone(微軟)、Symbian(諾基亞)、BlackBerry OS(黑莓),安卓只用了非常短的時間。

Android這個詞最先出現在法國作家維里耶德利爾·亞當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中,作者把外表像人類的機器起名為「安德羅丁」(android)。

而安卓的創始人則是大名鼎鼎的安迪·魯賓,196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1986年獲得紐約州尤蒂卡學院計算機學士學位,之後加入卡爾·蔡司擔任機器人工程師。

1989年,魯賓到開曼群島 旅遊 ,遇到了蘋果公司一位叫Bill Caswell的工程師,之後被推薦到蘋果公司,於是26歲的魯賓便加入了蘋果公司。

1989年到1992年,安迪·魯賓在蘋果擔任軟體工程師,工作期間,由於喜歡研究機器人,還得到了一個外號:Android(機器人)。

1990年,蘋果將手持電腦部門和通訊設備部門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個新公司General Magic,中文叫通用魔術,主要研究個人通訊器一類的手持設備,也就是智能手機,兩年後,魯賓加入了這個新公司。

通用魔術不僅研發出了早期的手機系統Magic Cap,還做出了便攜的移動設備,是智能手機和手機系統的奠基者。

由於概念太超前,只有少數幾個生產商和通訊公司能勉強接受,之後通用魔術公司破產,部分人員後來都成為了谷歌、蘋果、微軟的高級工程師,毫不誇張的說一定程度上對蘋果和安卓都有極大的影響,這個偉大公司我們之後單獨講。

而安迪·魯賓則選擇了加入了三名蘋果公司元老成立的Artemis公司,參與開發互動式互聯網電視WebTV。1997年,Artemis公司被微軟收購,魯賓留在微軟,繼續 探索 機器人項目。

1999年,魯賓離開微軟,在矽谷中心城市帕羅奧圖租了一個零售商店做實驗室,研究各種機器人。

之後安迪·魯賓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家名為「Danger」的公司,名字來自美國電視劇《迷失太空》,劇中有個機器人經常發出「Danger!」警告。

開發一個可聯網的相機,為了吸引投資人的興趣,他們為相機加上了鍵盤、無線通訊等模塊,做成了可上網的智能手機Sidekick,並決定與運營商進行合。

2002年10月,Danger發布了SideKick首款產品Hiptop,這是一台具有革命性的無線設備,支持網上沖浪、收發電子郵件、網上聊天、在線 游戲 、電子郵件、小說、通訊功能。

之後陸續發布了Hiptop2、Hiptop3、SideKick iD、SideKick LX、SideKick 2008、摩托羅拉Q700、Sidekick 2009,直到2011年,三星還推出了Sidekick 4G。

2002年初,在斯坦福大學給矽谷工程師講課,談到了Sidekick的研發過程,恰好台下坐著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受到Sidekick的啟發,佩奇有了開發手機和一個移動操作系統的想法。

Danger公司成立之後,安迪·魯賓從工程師轉變為管理者,公司運營不理想,雖然SideKick是超越了時代的產品,但商業上卻無比失敗,之後魯賓選擇了卸任CEO。

2003年10月,安迪·魯賓聯合幾位朋友創建Android公司,自己也把所有積蓄投入了進去。

一開始Android主要是針對數碼相機開發操作系統,但是無法引起投資者的興趣。

由於很喜歡機器人這個稱呼,安迪·魯賓購買了Android.com 作為個人網站的域名,2008年Android.com變成了安卓開發聯盟的本部。

一開始,安迪·魯賓就把Android的商業計劃確定為免費向手機生產商開放,然後向運營商出售增值服務。

但Android的經營一直不太良好,關鍵時間安迪·魯賓還得靠朋友的資助才維持了公司的運營,為此只好尋找投資,就這樣谷歌走了進來。

2005年1月,安迪·魯賓和西爾斯到谷歌山景城總部會談,Google三駕馬車,只有拉里·佩奇欣賞魯賓的構想。

45天之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會面,Android四位創始人全部到齊, 向 谷歌展示了一款軟體原型,谷歌也直接表明態度:想要收購Android。

正缺投資的Android接受了谷歌的收購提議,據說交易價格為5000萬美元。

2005年7月11日,Android團隊搬進了谷歌。

一開始Android略有點抗拒成為谷歌的一部分,谷歌會對每一行代碼進行審查,保證質量和統一性,但是Android一直反對,兩年後,谷歌才如願以償,但Android在谷歌一直是特立獨行,像孤兒一樣閉門造車。

因為谷歌的移動戰略是把自己的應用安裝到其他手機上,而Android的理念不僅要把應用裝到其他手機里,還要把自己的系統裝到手機里。

要想推廣Android,谷歌還需要開發出運行這款軟體的手機,為了找到願意銷售手機的運營商,安迪·魯賓不停遊走在晶元生產商、智能手機生產商、移動運營商之間尋找合作。

時間來到了2007年,谷歌一邊加緊安卓系統的完善和開發,一邊尋找生產手機的合作夥伴。

在美國手機銷售由運營商控制,沒有一家運營商感興趣,Verizon、Sprint、AT&T都不感興趣,與T-Mobile談判了6個月後,還是被拒絕。

關鍵時刻,恰好Android聯合創始人尼克·西爾斯,曾擔任過T-Mobile的營銷高管,成功說服了CEO羅伯特·道森答應了合作。

谷歌終於找到了願意銷售Android手機的運營商,但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大事,2007年1月蘋果推出了智能手機,2007年6月正式發售。

全觸屏的體驗式革新給谷歌帶來了巨大壓力,打亂了谷歌的步伐,但也讓谷歌和安卓因禍得福。

Android在正式發行之前,有兩個內部測試版本,分別是阿童木、發條機器人。

而第一部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也有兩個版本,第一個代號Sooner,使用HTC Excalibur的機身,T-Mobile的定製版本叫Dash。第二個代號Dream, 採用了新的設計和觸摸屏。

普通的Sooner版本採用的是早期的Android M3系統,很粗糙,軟硬體開發度都比較低,原型機既不支持觸摸功能,也不支持3G網路和WiFi,外形還非常像黑莓的翻版。

早期版本Android系統的主頁的風格借鑒了MacOS的風格,底部有一個Dock可以顯示五個應用圖標,按Home鍵彈出快捷方式抽屜,操作完全用搖桿鍵切換圖標,與蘋果全觸控的交互邏輯完全沒法競爭。

半路殺出個蘋果之後,谷歌不得不放棄之前計劃,跟隨蘋果趨勢,轉向更激進的Dream版本,跟進觸屏趨勢,重新設計系統。

原始Android M3版本有太多全鍵盤的交互邏輯,時間緊急,谷歌只好以側滑蓋方式保留了全鍵盤,在默認狀態下以屏幕觸控進行交互。

谷歌正在不停地完善新系統的主屏幕、通知欄、撥號鍵盤、快捷方式、日歷、Gmail、電子市場等等最基礎的功能。

另一邊,初代iPhone已經發布。

2007年11月5日,谷歌也趕緊展示了Android系統,並宣布建立一個聯盟組織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

該組織由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晶元製造商、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營運商組成。

2008年,Android.com變為OHA(手機開放聯盟)的官方網站,在Android上,魯賓吸取了Magic Cab和Sidekick的教訓,為了讓更多廠商生產相關的設備,堅持Android開源。

時間來到了2008年6月,蘋果發布了iPhone 3G,而到8月份,谷歌終於發布了Android 0.9 Beta版,終於是一個嶄新完善的系統了。

在展示了Android系統一年以後,終於有了成品亮相,2008年9月22日,谷歌正式對外發布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又名HTC Dream。9月23日,谷歌發布了Android1.0。

手機是由運營商T-Mobile定製,台灣HTC代工製造。早在魯賓洽談製造Sidekick手機的時候就和HTC有過交流,看來多年的合作默契也是後來谷歌手下HTC手機部門開發Pixel的原因之一。

HTC G1發布後,對手iPhone的暢銷反而又幫了谷歌和安卓一把,AT&T獲得了iPhone在美國的獨家銷售權,其他運營商找不到可以與iPhone匹敵手機,被迫開始關注Android。

之後大廠摩托羅拉也開發出了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Droid,Verizon甚至花一億美元推廣摩托羅拉Droid。

2009年4月,T-Mobile宣布,G1銷量突破一百萬台。到2010年末僅僅推出三年的Android已經超越稱霸十年的諾基亞Symbian系統。

站穩腳步後,谷歌推出了自己旗下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機,Nexus one(HTC G5),依然由HTC代工生產。

2010年,新設計了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設計,靈感源於男女廁所門上的圖形符號。

安卓系統雖然不是谷歌100%說了算,但英文的Android和中文安卓,以及這個綠色機器人都是谷歌的商標,只有谷歌可以直接用,其他廠商則必須打上Powered by Android的標識。

2009年4月,Android 1.1發布三個月後,Androud1.5發布,這也是第一個有公共代號的版本:紙杯蛋糕。

從這個版本開始,Android每次會以英文字母的順序,以甜點作為版本代號。

從Android 10開始,Android不再按照零食或甜點的字母順序命名,而是轉換為版本號。

安卓逐漸強大,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蘋果的助力,也有運營商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開源。

而創始人安迪魯賓則慢慢在Android的發展方面失去了話語權,桑達爾·皮采(Sundar Pichai)接管了Android、Chrome和谷歌的大多數產品。

2013年3月,安迪魯賓離開了Android部門,負責谷歌的機器人部門,2014年離開谷歌,投入到自己的創業孵化公司。

2015年,安迪魯賓創立了一家手機公司Essential,並於2017年發布Essential Phone,2020年2月Essential宣布停止運營。

而正在孕育的Essential Phone 2、Essential Phone3全都無疾而終。

大部分數據來自網路

熱點內容
滑板鞋腳本視頻 發布:2025-02-02 09:48:54 瀏覽:433
群暉怎麼玩安卓模擬器 發布:2025-02-02 09:45:23 瀏覽:557
三星安卓12彩蛋怎麼玩 發布:2025-02-02 09:44:39 瀏覽:744
電腦顯示連接伺服器錯誤 發布:2025-02-02 09:24:10 瀏覽:537
瑞芯微開發板編譯 發布:2025-02-02 09:22:54 瀏覽:147
linux虛擬機用gcc編譯時顯示錯誤 發布:2025-02-02 09:14:01 瀏覽:240
java駝峰 發布:2025-02-02 09:13:26 瀏覽:652
魔獸腳本怎麼用 發布:2025-02-02 09:10:28 瀏覽:538
linuxadobe 發布:2025-02-02 09:09:43 瀏覽:212
sql2000資料庫連接 發布:2025-02-02 09:09:43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