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左右布局
⑴ 1.Android recycleView萬能分隔線 GridLayoutManager布局item左右間距均等(最易懂)
今天開始講RecycleView的系列教程。分割線,分組,局部刷新,動態添加,緩存原理,抖音效果,瀑布流。嵌套,動畫等等
RecyclerView的分割線是通過canvas和設置item偏移畫出來的.需要知道2個方法
getItemOffsets()和onDraw方法
getItemOffsets 是針對每一個 ItemView
onDraw:遍歷,進行顏色修改
我們可以看到自定義的 TestDividerItemDeoration 只實現了一個方法 getItemOffsets()。方法裡面有四個參數。
Rect outRect
View view
RecyclerView parent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綠色區域代表 RecyclerView 中的一個 ItemView,而外面橙色區域也就是相應的 outRect,也就是 ItemView 與其它組件的偏移區域,等同於 margin 屬性,通過復寫 getItemOffsets() 方法,然後指定 outRect 中的 top、left、right、bottom 就可以控制各個方向的間隔了。
這實現了簡單的分隔線效果,但這種方法分隔線的效果只能取決於背景色,如果我要定製分割線的顏色呢?這個時候就要 onDraw()。
————————————————
源碼分析:在recycleview中的
分割線要注意,沒有顏色,默認是白色的,會看不出來
第一種方案,通過
getItemOffsets()方法進行分割線!
判斷是否是第一個,最後一個,是單個還是雙個,是什麼類型
/***
* 分割線要注意,沒有顏色,默認是白色的,會看不出來
* @param outRect
* @param view
* @param parent
* @param state
*/
private void testItemOffset(Rect outRect, View view, RecyclerView parent,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int childAdapterPosition = parent.getChildAdapterPosition(view);
if (childAdapterPosition ==0) {
outRect.set(0, 20, 0, 20);
}else {
outRect.set(0, 0, 0, 20);
}
}
第二種方案:ondraw()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raw(Canvas c, RecyclerView parent,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super.onDraw(c, parent, state);
int childCount = parent.getChildCount();
for (int i =0; i < childCount; i++) {
View view = parent.getChildAt(i);
int index = parent.getChildAdapterPosition(view);
//第一個ItemView不需要繪制
if (index ==0) {
continue;
}
float dividerTop = view.getTop() -mDividerHeight;
float dividerLeft = parent.getPaddingLeft();
float dividerBottom = view.getTop();
float dividerRight = parent.getWidth() - parent.getPaddingRight();
c.drawRect(dividerLeft, dividerTop, dividerRight, dividerBottom, mPaint);
}
}
GridLayoutManager布局item左右間距均等
思路分析
首先,我們知道,對於 GridLayoutmanager ,當我們設置的 spancount 為 3 的時候,那麼每個 item 的最大寬度為 itemMaxW = recycylerW / spancount = recycylerW / 3.
假設我們 spancount 為 3,那麼在不設置 itemDercation 的情況下它的分布是這樣的,可以看到第一列與最後一行的距離是不一樣的
GridVIew出現的問題:本來固定item.高度和寬度
1.分割線有,不是理想的,左右均等
2.上下沒有分割線
源碼得到:
按上面分析的源碼,我們可以知道,調用outRect.set(int left, int top, int right, int bottom)方法時,left一直為0,right一直為divider的寬度,而每一項item的寬度都要減去(left+right)大小,
left一直為0,right一直為divider的寬度
左上右下到底是什麼的值?
計算每一個item移動的距離,左邊和右邊的移動距離
計算分析:
1.左邊的分割線寬度為sW (已知)
2.每個顯示item的寬度,布局定義的itemWidth
3. 總共分割線寬度:totalDivider=屏幕寬度-spanCount*itemWidth
4.列之間的分割線寬度為dw =(屏幕寬度-spanCount*item-2*sW )/(spantcount-1)
5.每個item需要留出的空間 ew=totalDivider/spanCount(即paddingLeft+paddingRight)
left: 左邊的間距值(絕對值,差值)
right:右邊的間距值
每個item移動的距離:
第一個Item:L0=sW R0=eW-sW
第二個Item:L1=dW-R0=dW-eW+sW R1=eW-L1=2eW-dW-sW
第三個Item:L2=dW-R1=2(dW-eW)+sW R2=eW-L2=3eW-2dW-sW
得出公式:
Ln=(position%spanCount)*(dw-ew)+sw
Rn=ew-Ln
總結:得到3個值dw,ew, sw的值
sw:左邊的距離
ew:每個的平均的分割線
dw: 列之間的分割線寬度
int firstLastSpace =50;//最左邊的分割線寬度
@SuppressLint("LongLogTag")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ItemOffsets(Rect outRect, View view, RecyclerView parent,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super.getItemOffsets(outRect, view, parent, state);
count++;
outRect.top =20;
mDividerHeight =0;
int itemWidth =dip2px(context, 100);
int screenWidth = getScreenWidth(context);
int dw = (screenWidth -3 * itemWidth -2 *firstLastSpace) /2;//最終計算出這個padding值
//誤區:中間的分割線的總距離,左右可能是不等的
int totalDivder = screenWidth -3 * itemWidth;
Log.d("TestDividerItemDecoration", "totalDivder" + totalDivder);
int eachDivder = totalDivder /3;
int itemPosition = ((RecyclerView.LayoutParams) view.getLayoutParams()).getViewLayoutPosition();
//不要用for循環
outRect.left = (itemPosition %3) * (dw - eachDivder) +firstLastSpace;
outRect.right = eachDivder - outRect.right;
}
錯誤的思路:
//誤區:中間的分割線的總距離,左右可能是不等的
//不要用for循環
int firstLastSpace =50;//最左邊的分割線寬度
@SuppressLint("LongLogTag")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ItemOffsets(Rect outRect, View view, RecyclerView parent,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super.getItemOffsets(outRect, view, parent, state);
count++;
outRect.top =20;
mDividerHeight =0;
int itemWidth =dip2px(context, 100);
int screenWidth = getScreenWidth(context);
int padding = (screenWidth -3 * itemWidth -2 *firstLastSpace) /4;//最終計算出這個padding值
//不能這么算,必須保證每個item的分割線一樣才行。
Log.d("TestDividerItemDecoration", "getItemOffsets" +count +"item寬度:" + itemWidth +"padding" + padding);
//僅僅計算左邊和右邊的距離
int childCount = parent.getChildCount();
for (int i =0; i < childCount; i++) {
if (i %3 ==0) {//最左邊的item
outRect.left =firstLastSpace;
outRect.right = padding;
}else if (i %3 ==1) {
outRect.left = padding;
outRect.right = padding;
}else if (i %3 ==2) {
outRect.left = padding;
outRect.right =firstLastSpace;
}
}
}
瀑布流的設置:
int spanIndex = layoutParams.getSpanIndex();
public class FeedDecorationextends RecyclerView.ItemDecoration {
private ;
public FeedDecoration(HomePageCardAdapter mHomePageCardAdapter) {
this.mHomePageCardAdapter = mHomePageCard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ItemOffsets(@NonNull Rect outRect, @NonNull View view, @NonNull RecyclerView parent, @NonNull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if (mHomePageCardAdapter ==null) {
return;
}
if (mHomePageCardAdapter.getItemViewType(parent.getChildAdapterPosition(view)) == HomePageMultipleCard.HOMEPAGE_MULTIPLE_CARD_TYPE_FITNESS_FEED) {
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LayoutParams layoutParams = (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LayoutParams) view.getLayoutParams();
int spanIndex = layoutParams.getSpanIndex();
if (spanIndex ==0) {
outRect.set(DensityUtil.dip2px(ShadowApp.context(), 14), 0, DensityUtil.dip2px(ShadowApp.context(), 5), DensityUtil.dip2px(ShadowApp.context(), 10));
}else {
outRect.set(DensityUtil.dip2px(ShadowApp.context(), 5), 0, DensityUtil.dip2px(ShadowApp.context(), 14), DensityUtil.dip2px(ShadowApp.context(), 10));
}
}
}
}
demo地址: https://github.com/pengcaihua123456/shennanda
⑵ android 怎樣讓兩個button控制項挨在一起,左右對齊 沒有距離
Android中兩個Button可以使用線性布局LinearLayout來包含。
控制項之間的間距有兩種設置:
android:layout_margin="10dp" 外邊距
android:padding="10dp" 內邊距
在Button中將android:layout_margin="0dp" android:padding="0dp"
即將內外兩個間距都設置為0即可
⑶ Android的五大布局
1.RelativeLayout 相對布局
2. LinearLayout 線性布局
3. FrameLayout 幀布局
4.TableLayout 表格布局 (被GridView代替)
5.AbsoluteLayoutf 絕對布局(已經被谷歌廢棄,幾乎不會用到)
相對布局RelativeLayout允許子元素指定它們相對於其父元素或兄弟元素的位置,這是實際布局中最常用的布局方式之一。
特點:相對於其他空間的位置,和相對父元素的位置進行布局;
layout_centerHorizontal(相當於父節點是水平居中)
layout_centerVertical(相當於父節點是垂直居中)
layout_centerInParent(相當於父節點在正中間)
layout_above(在XX之上)
layout_below(在XX之下)
layout_toLeft(在XX的左邊)
layout_toRight(在XX的右邊)
layout_alignParentTop(和父節點的頂部對齊)
layout_alignParentBottom(和父節點的底部對齊)
layout_alignParentLeft(和父節點的左邊對齊)
layout_alignParentRight(和父節點的右邊對齊)
layout_alignTop(和XXX頂部對齊)
layout_alignBottom(和XXX底部對齊)
layout_alignLeft (和XXX左邊對齊)
layout_alignRight(和XXX右邊對齊)
線性布局LinearLayout是根據指定朝向orientation水平Horizontal或者垂直Vertical方向排列的布局,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給子控制項按照權重weight屬性分配空間.
常見案例:計算器
3. FrameLayout 幀布局
通俗的講就是在屏幕上一層覆蓋著一層的控制項,在fragment中比較常用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 "200px"
android:layout_height= "200px"
android:layout_gravity= "center"
android:background= "#00ff00"
android:gravity= "center" />
⑷ android中常見的五種布局有什麼特點
1,FrameLayout,特點:所有的View都會放在左上角,並且後添加進去的View會覆蓋之前放進去的View。
2,LinearLayout,特點: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依次按照順序來排列子元素,控制項的排列順序遵循其在布局文件中被寫出的先後順序。
3,RelativeLayout,特點:以某一個子元素為參照物,其餘子元素均按照其相對位置來完成布局。
4,TableLayout,特點:每個TableLayout都是由一個或多個TableRow組成的,一個TableRow就代表TableLayout的一行。
5,AbsoluteLayout,表格布局類似Html裡面的Table。每一個TableLayout裡面有表格行TableRow,TableRow裡面可以具體定義每一個元素,設定他的對齊方式 android:gravity="" 。
(4)android左右布局擴展閱讀:
開放性:
在優勢方面,Android平台首先就是其開放性,開發的平台允許任何移動終端廠商加入到Android聯盟中來。顯著的開放性可以使其擁有更多的開發者,隨著用戶和應用的日益豐富,一個嶄新的平台也將很快走向成熟。
開放性對於Android的發展而言,有利於積累人氣,這里的人氣包括消費者和廠商,而對於消費者來講,最大的受益正是豐富的軟體資源。開放的平台也會帶來更大競爭,如此一來,消費者將可以用更低的價位購得心儀的手機。
豐富的硬體:
這一點還是與Android平台的開放性相關,由於Android的開放性,眾多的廠商會推出千奇百怪,功能特色各具的多種產品。功能上的差異和特色,卻不會影響到數據同步、甚至軟體的兼容,如同從諾基亞Symbian風格手機一下改用蘋果iPhone,同時還可將Symbian中優秀的軟體帶到iPhone上使用、聯系人等資料更是可以方便地轉移。
⑸ 關於Android布局你不知道的
Android常見的5個布局,我想大家一定不會陌生。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和FrameLayout也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布局方式,做Android開發的一定使用過。
傳統的5種布局方式:
不過我的問題並不是問面試者如何使用這些基礎的布局,而是要看面試者怎麼解決布局嵌套(影響性能)和屏幕適配問題。
我們都清楚Android界面的布局太復雜,嵌套層次過深,會使整個界面的測量、布局和繪制變得更復雜,對性能會造成影響。所以我們在寫Layout文件時,也要盡量避免布局的嵌套層次過深的問題。
在怎麼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得有一個好方法先判斷當前的問題情況。Android SDK工具箱中有一個叫做Hierarchy Viewer的工具,能夠在App運行時分析Layout。
注意: 在ROOT的手機,或者是安裝開發版的ROM的手機可以直接使用Hierarchy Viewer。如果沒有Root的手機(SDK 4.1及以上),需要在你的PC端添加一個環境變數「ANDROID_HVPROTO=ddm」。
下面列舉一些面試者常使用的方式。
merge merge標簽的作用是合並UI布局,使用該標簽能降低UI布局的嵌套層次。
merge標簽可用於兩種情況:
ViewStub ViewStub標簽引入的布局默認不會inflate,既不會顯示也不會佔用位置。 ViewStub常用來引入那些默認不會顯示,只在特殊情況下顯示的布局,如數據載入進度布局、出錯提示布局等。
需要在使用時手動inflate:
ViewStub在一定的程度可以起到減少嵌套層次的作用,特別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程序可能不需要走到ViewStub的界面。
include 將可復用的組件抽取出來並通過include標簽使用,但<include>標簽能減少布局的層次嗎?
我認為不能。include主要解決的是相同布局的復用問題,它並不能減少布局的層次。
用RelativeLayout代替LinearLayout
很多人為了減少布局層次喜歡用RelativeLayout代替LinearLayout,不過可能達到的效果並不會很明顯。層次是減少了,但本身RelativeLayout就會比LinearLayout性能差一點。
有一些界面,比如一個圖片和一個文本的布局(ListItem常見的布局方式),可以利用TextView有drawableLeft, drawableRight等屬性,完全不需要RelativeLayout或者LinearLayout布局。
傳統的布局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如RelativeLayout要兩次測量(measure)它的子View才能知道確切的高度;如果LinearLayout布局的子View有設置了layout_weight,那麼它也需要測量兩次才能獲得布局的高度。
相對於傳統的布局方式,Android官方還推出了兩種新的布局方式:ConstraintLayout和FlexboxLayout。
ConstraintLayout ConstraintLayout即約束布局,在2016年由Google I/O推出。ConstraintLayout和RelativeLayout有點類似,控制項之間根據依賴關系而存在,但比RelativeLayout更加靈活。創建大型復雜的布局仍然可以使用扁平的層級(不用嵌套View Group),說的簡單些就是,再復雜的界面也可以只有2層層次。
要使用ConstraintLayout需要在build.gradle中添加相關的support庫:
使用ConstraintLayout可以有效的解決布局嵌套過多導致的性能問題,官方也對其渲染性能進行了優化,並且ConstraintLayout支持可視化的方式編寫布局。
不過學會熟練使用ConstraintLayout會需要一點時間,但這是值得的。
FlexBoxLayout 做過前端開發(CSS方面)的同學對FlexBox一定不會陌生,最近我在做微信小程序開發時也涉及到FlexBox。FlexBox(彈性布局)是w3c在2009年提出的一種新的布局方案,解決以前那種傳統css的盒模型的局限性。
Google開源了FlexboxLayout布局和前端CSS FlexBox布局具有相同的功能(肯定有不一樣的地方),但已經足夠在Android上改進布局的構建方式。
FlexBoxLayout可以理解成一種更高級的LinearLayout,不過比LinearLayout更加強大和靈活。如果我們使用LinearLayout布局的話,那麼不同的解析度,也許我們要重新調整布局,勢必會需要跟多的布局文件放在不同的資源目錄。而使用FlexBoxLayout來布局的話,它可以適應各種界面的改變(所以叫響應式布局)。
如果對前端的Flexbox不太了解的話,你還需要補一些概念,好在這些東西在網上很容易找到。
可能很多讀者會覺這樣的面試題是吹毛求疵,很多項目中哪有這么復雜的界面,根本就用不到這些優化措施。
可以說厲害的人,或者叫高手,可能只是比較多在意這些細節而已。在實踐中的經歷告訴我,很多難於解決的性能問題,並不是因為有一個影響性能的問題無法攻克,而是沒有一個明顯的制約因素,是有各種小問題一點一點堆積起來,最終積重難返。
所以,把細節做好,或者意識到細節的地方可能引發的問題,對我們解決問題是很有幫助的,不要浪費了讓你可以成長的細節。
有需要更多Android高級進階和面試資料的朋友可以私信我獲取
⑹ android 線性布局 居右
線性布局默認是水平的,orientation的屬性效果就是確定LinearLayout是縱線還是橫線。就問題而言,一個控制項在橫線上在左邊還是右邊可以設置,但若是兩個控制項就不行了。若是可以的話,那讓RelativeLayout情何以堪...
⑺ 請介紹下Android中常用的五種布局,分別的布局方式。謝謝!急
請介紹下Android中常用的五種布局,分別的布局方式。謝謝!急
LinearLayout,線性布局
RelativeLayout,相對布局
AbsoluteLayout,絕對布局
FrameLayout,幀布局
TableLayout,表格布局
java中常用的布局方式有哪幾種
BorderLayout,
BoxLayout,
CardLayout,
DefaultMenuLayout,
FlowLayout,
GridBagLayout,
GridLayout,
GroupLayout
swing里常用的也有這些,至於每個具體的功能你自己查一下API就可以了。
1、Java初步
Java是由sun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的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語言,主要用於web頁面的設計。
Java語言的發展頗具傳奇性,它與Inter的的迅猛發展是分不開的。由於其發展迅速,有人將它比喻為Inter上的世界語。前面講到在Inter上Web頁面的設計採用的是HTML語言,使用者藉助於Web瀏覽器(如Netscape,HotJava,IE等),可以訪問到遠端web伺服器上靜態的、具有超連結的Web頁面。Java語言的出現改變了 Web頁面的這種傳統的靜態模式,通過在Web頁面中附加一些利用Java編寫的App1et(稱為小程式),可飢型以使Web頁面更具多樣蠢空性和變化性,這樣使用者就能夠訪問到動態的,具有互動功能的web頁面。
例如一些小的動畫,實時更新的圖表、聲音等。總之,Web頁面的設計主要採用HTML語言,利用Java則使其錦上添花。
Sun公司於1995年5月正式推出Java語言,由於其簡單、高效、可移植性強等特點,一經推出,很快引起廣大使用者和眾多廠商的普遍關注,特別是Sum公司將其定位於Inter的應用開發上,使得Java得以迅速發展。在同期推出的還有被稱為HotJava(熱咖啡)的瀏覽器,Hotjava是一個完全由Java語言編寫,基於Java典型應用的web瀏覽器,並且第一個支援Java Applet。HotJava充分展示了Java在全球Inter網上的強大威力,同時也為Java語言程式設計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執行平台。
Java語言推出後,各大軟體廠商相繼宣布支援Java。首先是Netscape公司在其Web瀏覽器(Netscape Navigator2.0)中支援Java,不久,sun,SGI和Macromedia三家公司制定了基於Java的開放式多媒體標准。後來許多公司,如IBM,Microsoft,Orac1e等,都宣布支援Java。Netscape公司進一步與sun公司合作,推出了類似於Java的JavaScript語言。目前,Sun公司已成立了專門的Javasoft分部,負責管理Java語言的開發、維護工作(可從Http:Javasoft,站點了解詳細資訊)。
對於Java這一名字,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它來源於印度尼西亞的一個重要島嶼,該島嶼的中文譯名為"爪哇",島上盛產咖啡,於是sun公司的開發人員將這種新語言起名為Java,寓意是使其與熱氣騰騰的咖啡聯絡起來,將它奉獻給全球的計算機使用者。
2、Java語言的特點
Java語言的流行除了因為它能夠編制嵌入HTML檔案中的Applet外,還在於Java語言本身的面向物件、簡單、平台無關性、安全性、多執行緒等特點。Java語言的結構與編寫方式,與c++語言類似,因此學習Java語言,不僅要了解Java語言獨有的程式設計特點,同時還要有程式設計基礎和面向物件的概念。 <BR>Java語言的主要特點如下:
(1)簡單、高效
Java語言與C++類似,如果使用者了解C++和面向物件的概念,就可以很快編寫出Java程式;此外,Java又不同於諸如C++語言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方法,它只提供了基本的方法,這樣就減少了程式設計的復雜性,例如去掉了標頭檔案、指標變數、結構、運運算元過載、多重繼承等復雜特性。Java語言雖然簡單,卻很高效,它可以用面向物件的方法來描述使用者的每一個動作。
(2)面向物件
Java語言是一種新的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語言,它除了幾種基本的資料型別外,大都是類似c++中的物件和方法,程式程式碼大多體現了類機制,以類的形式帶肢瞎組織,由類來定義物件的各種行為。Java同樣支援類繼承,這樣也減少了程式設計的復雜性。
(3)平台無關性 Java語言經編譯後生成與計算機硬體結構無關的位元組程式碼(Bytecode),這些位元組程式碼被定義為不依賴任何硬體平台和作業系統。當Java程式在執行時,需要由一個解釋程式對生成的位元組程式碼解釋執行。這體現了Java語言的與平台無關性,使得Java程式可以在任何平台上執行,如MS-DOS,Windows,Unix等,因此具有很強的移植性。
(4)互動式特性
Java是面向物件的網路程式語言,由於它支援TCP/IP協議,使得使用者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到Inter上的各種動態物件。並且在網路上使用者可以互動式地進行各種動作,而多執行緒技術的引入使得這種互動式操作更為容易。
(5)多執行緒機制
Java語言支援多執行緒機制,多執行緒機制使得Java程式能夠並行處理多項任務。Java程式可以設計成具有多個執行緒,例如讓一個執行緒負責資料的檢索、查尋,另一個執行緒與使用者進行互動,這樣,兩個執行緒得以並行執行。多執行緒機制可以很容易地實現網路上的互動式操作。
(6)動態的記憶體管理機制
Java語言採用了自動垃圾回收機制進行記憶體的管理。在C++語言中,程式設計師在編寫程式時要仔細地處理記憶體的使用,例如當某個記憶體快使用完畢時,要及時釋放,以供其它程式使用,一旦記憶體管理不當,就有可能造成記憶體空間浪費或程式執行故障。 <BR>在Java系統中包括了一個自動垃圾回收程式,它可以自動、安全地回收不再使用的記憶體塊,這樣,程式設計師在程式設計時就無需擔心記憶體的管理問題,從而使Java程式的編寫變得簡單,同時也減少了記憶體管理方面出錯的可能性。
(7)安全性
在類似Inter的這種分散式網路環境中,安全性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Java語言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了實時記憶體分配及布局來防止程式設計師直接修改實體記憶體布局;通過位元組程式碼驗證器對位元組程式碼的檢驗,以防止網路病毒及其它非法程式碼侵入。此外,Java語言還採用了許多面向物件的異常處理機制,負責對一些異常事件進行處理,如記憶體空間不夠,程式異常中止等的處理。 <BR>以上介紹了Java語言的一些主要特點,除此之外它還具有動態性、類庫豐富、高效能等特點,這些都使得Java語言在各個方面得以成熟和完善,成為大眾日益青睞的程式設計語言之一。
3、Java應用程式和Java AppletJava語言是一種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語言,利用Java語言,能夠編寫出兩大類程式:Java應用程式(Application)和Java App1et(小程式):
Java應用程式是由Java語言編寫,在經過編譯和解釋後,可以獨立執行在MS-DOS,UNIX等操作平台上。Java應用程式一般以命令列方式執行。
Java Applet是不能獨立執行的,App1et必須嵌入到HTML檔案中,並且需要啟動瀏覽器才能執行。這樣,指定的Applet會自動下載到使用者的瀏覽器中執行,從而產生一些特殊的頁面效果,如動畫、聲音、圖表、影象等。通過在Web頁面中嵌入Applet,可以使Web頁面與使用者之間進行動態互動,例如接收使用者的輸入,然後根據使用者的需要產生不同的響應。
就Java Applet而言,它是嵌入到HTML檔案中的,HTML檔案呈現的內容大多為文字、圖片、表格、聲音等,但這些內容一般都是靜態的、二維的。但當HTML檔案中嵌有 Applet後,整個頁面會呈現出多樣性和變化性,例如互動功能、圖表等。在運用方面Java語言和HTML語言的區別在於:
(1)HTML語言屬於一種簡單的標記語言,一般使用者均可在數小時內學會如何編寫HTML檔案。而Java語言的結構和編寫方法更類似於c++,所以學習Java語言要有程式設計的基礎和面向物件的概念。
(2)Web頁面的編寫主要採用HTML語言,但若想使頁面更具變化性、多樣性、互動性,可採用Java語言來達到這種效果,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4、在HTML檔案中嵌入Applet</FONT> <BR>Applet是Java在Inter的中的一個重要應用,同時它的出現也促使了Java成為日益流行的程式設計語言。Applet是指由Java語言編寫的,被嵌入到Web頁面中,並通過瀏覽器執行以產生特殊頁面效果的小程式。嵌入了Applet的Web頁面看上去會更加豐富多彩,具有動態互動能力。
在Inter上擁有大量的App1et,這些Applet大都是由Sun等公司的Java開發人員設計出來的,對於廣大使用者,特別是初學者,可以將這些App1et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中,井通過將這些下載下來的App1et嵌入到自己的Web頁面中來,獲得自己具有相同效果的Web頁面,以豐富自己的頁面內容。
簡述Android常用的布局方式有哪幾種
Android的常見布局方法:線性布局、表格布局、相對布局、幀布局和巢狀布局;
新建的android應用程式預設的布局方式是什麼布局方式,該布局中
好的,糾結了幾天了,換了各種版本的eclipse,那什麼版本以下預設的是線性布局的呢 檢視原帖>>
android中有那6種布局方式
線性布局LinearLayout 表格布局TableLayout 幀布局Framelayout 相對布局RelativeLayout 絕對布局AbsoluteLayout
android4.0版本後新增的GridLayout
在網頁設計中,css+div的布局方式,比table的布局方式,帶來哪些優點
你在網路搜索 「css+div的布局方式,比table的布局方式」 就會有很多關於這個問題答案,你可以看看,雖然都有優缺點,但是建議還是改用div+css吧,table已經過時了
:codesky./article/201008/139693.
希望可以幫到你
KIKC採用的怎樣的布局方式
KIKC自2013年創立以來,在幾年內已經擴張600多個店鋪,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1000個店鋪的全面布局,其發展速度堪稱業界奇跡。
HTML中怎樣的布局方式稱為響應式布局?
借用網路一句話:響應式布局是Ethan Marcotte在2010年5月份提出的一個概念,簡而言之,就是一個網站能夠相容多個終端——而不是為每個終端做一個特定的版本。這個概念是為解決移動網際網路瀏覽而誕生的。
響應式布局就是可以,適應多種裝置的網頁,比如電腦端和移動端 可以共用同一套CSS。不需要為單獨的裝置而開發相應程式
的布局方式有哪些
浮動布局,定位布局以及響應式布局,這三種布局是最基本最常見的,此外比較特殊的是彈性布局,彈性布局相對使用較少,需要根據專案的具體情況而定。
在網站開發當中,通常是需要結合多種布局去實現網頁布局的。如果是在學習網頁布局的相關知識,可以弄本 HTML5布局之路 ,來輔助自己的學習
⑻ Android的Pad上如何把屏幕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左邊用於一系列的輸入,右邊輸出
左右平均分么,LinearLayout裡面套兩個布局就好了,子布局高度充滿,寬度為0dp,然後再設置一下weight=1,兩個子布局就嚴格的1比1分配了。…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的問題。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