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安卓手機還能做什麼
① 淘汰的安卓手機可以用來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手機這種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特別的快,每個人家裡總有幾個被淘汰的手機,那麼被淘汰的安卓手機到底可以用來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總結
舊的安卓機其實用途還有很多,比如放在家裡當攝像頭用,或者下載讀書軟體給孩子當有聲伴讀器,也可以用來聽收音機廣播。只有你想不到的,如果無聊可以在家試試也許你能想出更好玩的使用方法。
② 一個廢棄的安卓手機,能拿來做什麼有趣的事
手機一般一個能用好幾年,但是現在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很快,每年都會發布新產品,我們一個手機也就用一年到兩年就會換新的。
廢棄的安卓手機我們肯定不會再使用他的通信功能,一般就是不會再安裝手機SIM卡。手機雖然沒有SIM卡,但是仍然可以連上無線WIFI。如果手機的攝像功能比較好的話,可以用來當自己平時拍照的一個簡易的相機。拍完之後直接保存在網路網盤裡面就行。
如果像素不好,但是屏幕很大,可以多下載幾個游戲。我們都知道新手機用來打游戲是很損傷電池的。用時間長就會使手機發熱,電池充的次數多了,也就慢慢的沒有最初買的時候抗用了。所以用來玩游戲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把手機里沒用的軟體都刪除,光下載游戲,也能讓游戲運行的更快,玩的過程中也不會卡。
你不喜歡玩游戲的話,那麼可以用來當平時視頻的工具聯絡感情。例如你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用的是大字的按鍵手機,因為老人眼神不好一般還是會選擇字大的按鍵手機。平時想你了只能給你打電話,那麼你可以把這個手機上裝上QQ或者微信,把這個手機留給他們。平時想他們了,直接可以撥通視頻,只需要告訴他們怎麼去接通視頻就可以了,既能省電話費,還能看得見你。
如果你的車沒有配導航,那麼可以直接固定在車上,平時當導航用。出遠門如果用自己的手機導航很費電的,到達目的地了手機也沒有電了,防止這種情況,直接在手機上下個網路地圖,可以直接放在車里專門當做導航只用。
③ 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淘汰下來的安卓手機改造成電視盒子用
現在手機的硬體配置日新月異,發展速度太快,因此手機更新換代的周期也大大的縮短,很多手機還能正常使用,只是配置太低就被新手機所代替。其實被淘汰的手機,只要使用下面這個產品,就可以變成網路播放器,讓顯示器以及老款的液晶電視都能變成網路電視。
綠聯USB多功能轉換器,就是一款能讓安卓手機變成盒子的一款工具,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款產品。產品採用綠聯常用包裝風格設計,簡潔清爽。產品清單除了轉換器還有一根數據線和說明書。產品採用金屬外殼,表面使用噴砂工藝。正面印有綠聯的logo,身材和火柴盒一般大小,非常小巧。產品介面分布在轉換器的兩側。其中HDMI和VGA輸出介面位於同一個側面,另一側面依次為micro USB接源輸入口,USB2.0介面,3.5mm耳機音頻輸出口,RESET復位鍵。
對於大屏的電視,可以實現如無線同屏一樣的效果,而並不需要手機和電視支持miracast功能。如果採用EZCast軟體,即使手機是熄屏狀態,電視也一樣的可以播放視頻,同時USB轉換器可以為手機充電,不必擔心手機電量耗盡而影響心情。
④ 一部閑置的安卓手機可以用來做些什麼
如果你是手機發燒友中的高手!可以做為各種把戲或者機器人的的智腦.如果你是上網達人!可以作為專業上網本. 如果你是商業人士!可以作為後備手機. 如果你是熱心腸的大善人!可以把手機發到出來沒有見過智能手機的落後山區.給孩子們長長見識.
⑤ 新買了一個安卓手機,我都應該下載什麼軟體在哪個網站
新買了一個安卓手機,我都應該下載什麼軟體?在哪個網站?
1.如果要是為了方便的話可以下載手機助手類的軟體從上面下載軟體安裝,方便省事,可直接在界面中對軟體直接安裝。類似的有:360手機助手,豌豆莢等。
2.有很多專業的網站提供軟體的下載,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當樂網」,從網站中下載的軟體需要把安裝包拷貝到手機內存卡中進行安裝。
3.如果家裡有無限網路,可以將手機的wifi打開,連接家裡的無線網路,之後下載:安智市場,機鋒市場,安卓市場等,這些軟體提供各種軟體的下載和更新,同樣方便快捷,但是必須有無線網路,如果用手機直接下載的話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流量數據費用,如果沒有大量的流量作保證的話是很不劃算的。
我新買了一個天語W688手機應該下載一些什麼軟體?
你要去專門的手機游戲下載網站找游戲資源哦!
你可以手機登陸宜搜游戲下載,
手機直接到宜搜游戲下載頻道首頁,
選擇宜搜的分類標簽中的任意一個,
如「裝機必備」、「游戲排行」、「新品」「分類」、「精品推薦」、「軟體排行」、「專題」、「熱詞」,宜搜應用會自動推薦很多軟體供你選擇,進行下載!
你去試試吧,希望能幫到你哈!
祝節日愉快!
新買了安卓手機,求推薦幾個安卓軟體下載網站!非常感謝!
我在電腦上是用「豌豆莢手機助手」來連接手機,下載、更新手機軟體的。
要下些大的游戲就去安卓網下載,都有破解版和數據包。
手機上主要用UC瀏覽器來下載、更新軟體。
win7都應該下載什麼軟體
裝完系統後裝什麼軟體維護電腦,依據個使用情況安裝軟體,一般是:
1、病毒查殺-360殺毒或卡巴瑞星金山
2、系統工具
防禦-360安全衛士
優化-魔方WIN7優化大師魯大師超級兔子
壓縮-Win RAR
驅動-驅動精靈驅動人生
還原-一鍵Ghost一鍵還原精靈
從網上下載安裝「360安全衛士」,360中有個「360軟體管家」用它來下地或安裝十分方便。
新買了一個安卓手機,想找一些常用的安卓軟體,請問哪裡可以下載安卓常用軟體?種類多,齊全的。
51SOC
Nokia5230 都應該下載什麼軟體
你去塞班論壇上,那裡的5230專區每天有人跟新,直接免費下載,做人要厚道,第一選我為答案,第二下載後要回帖!謹記!
安卓手機下載軟體應該下載哪才不會卡
手機運行速度跟你手機cpu有關。軟體裝在卡或者手機里和開機速度有關系。你開機需要讀卡。所以會慢些 手機反應慢、卡甚至死機重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手機硬體配置不理想。低端機型的CPU和內存難以滿足大批量應用同時運行的需求,SD卡不夠好有時候也會造成死機(尤其在做應用轉移到SD卡的操作的時候)。另外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程序安裝和開啟太多(有時候是手機廠商也會在系統中集成一些應用,但不是每個用戶都用得上,可以考慮卸載掉)。這時候我們要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包括經常清理手機中不常用的應用、正常按「返回」鍵退出程序(按「房子」鍵可是將程序後台運行哦)、取消動態壁紙、在「設置->顯示->動畫」中選擇關閉動畫等等。我們也發現在一些高端機型上,就算應用裝的不多也會覺得卡,這可能是因為某些應用佔用資源過多,或是系統級的問題。如果無法找到原因,可以使用手機設置中的「恢復出廠值」來重置系統,這將使手機恢復到剛買時的狀態(但之前所有的應用和數據都會刪除,要注意備份)。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比如您的手機配置不高,Andorid版本較低,而這時您嘗試了高版本的Andorid系統,例如目前的4.0,通常單核手機運行起來就會比較吃力了,有卡頓等情況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刷機選擇系統版本的時候,要根據自身手機性能來決定,不要盲目的追求更高級的體驗。
新買了一個小米安卓手機,安卓手機可以做外匯嗎?小米的軟體多麼
,可以,金道的MT4已經支持安卓系統了!
剛買了一個新電腦,應該下載些什麼軟體呢!
操作系統 個人家用 WinXP無疑是現在最好、最穩定的操作系統,不僅能滿足大多數的用戶,而且最大的優點是界面新穎,可操作性強,門檻一點都不高,並且最大的好處是兼容性好。 系統軟體 系統硬體檢測:Dr. Hardware 2000(備選:Sisoft Sandra 2001) Dr. Hardware 2000作為一個全能型的系統測試軟體,不僅可以對計算機內的所有硬體設備進行一個完整的檢測,而且能有所比較的將關於該設備的信息完整的提供給用戶,甚至比老牌的Sisoft Sandra 2001還要略勝一籌。 系統性能測試:ZD Bench(備選:3DMark) ZD公司PC實驗室推出的ZD Bench系列可以說是最權威的檢測平台了,這套測試軟體根據當前最流行的硬體和軟體設置進行設計,包括Winstone、Win bench、3D Win bench和CD Win bench等組件, 完全可對PC性能進行全面、合理而准確的測試,堪稱專業。 硬碟分區:Partition Magic(備選:Partition Commander) 老牌的PQMagic被譽為「硬碟魔術師」,不僅可以在不破壞硬碟現有文件的情況下靈活的分區、進行格式化、拷貝、粘貼等等多種操作,而且最妙的是,整個操作簡便易行,可視化極強,使用起來就如同玩游戲一般。 硬碟備份 ghost7.0,可以完全備份整個分區,少掉你很多時間,特別是愛好試用軟體的朋友,更不可少哦! 磁碟診斷、分區表修復:NDD 2001(備選:KV300) 諾頓磁碟醫生NDD可以說是諾頓家族裡最出名的工具了,對付磁碟雜症是得心應手,其自動修復功尤其值得稱道,無論是軟盤還是硬碟,只要有錯基本上都能夠修復,即使很嚴重的錯誤不能夠修復,它也可以把壞了的簇的數據移到別的簇,並在壞了的簇上做標記。此外,還能修復被CIH破壞的硬碟。強烈推薦! 系統維護:Norton Utilites 2001(備選:System Mechanic 3.5g) Norton Utilities是諾頓家族的核心,裡面整合有諸如Norton Speed Disk、Norton Disk Doctor這樣的精品軟體,是一個系統維護軟體的集合,既能查找和修復軟硬體的問題,又能監測和改善系統的性能,還能查看電腦內部的詳細信息,堪稱Windows系統的全能管家,只是體積略顯大了點。 垃圾清理:Norton Clean Sweep(備選:環保衛士Safe clean Utilites) 也是諾頓家族中的主打精品,歷史悠久,為很多朋友所熟悉,它的優點是既能使你把想卸載的軟體徹底清除出系統,又兼有清除系統無用文件的功能,所以可謂名副其實的環保大師。除了功能強大外,界面和操作性也非常好,打上漢化補丁,用起來很順手。 硬碟碎片整理:VoptXP(備選:Norton Speed Disk) 雖然VoptXP在硬碟碎片整理的效果上比大名鼎鼎的Norton Speed Disk要稍差一些,但它的速度卻要快不少,與Windows自帶的磁碟整理程序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綜合性能、速度來看,對於普通家用後的硬碟整理,功能強大、體積小巧的VoptXP無疑是最好的。 CPU降溫:CPU Cool(備選:Waterfall Pro) CPU Cool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CPU降溫軟體了,它通過在CPU空閑時發送HLT指令使CPU降溫,一般可以使CPU的溫度降低5-10度,更可喜的是,它還提供了對CPU的最佳化功能,實在是體貼周到,我一直在用。 內存優化:Ram booster(備選:MEM turbo) Ram Booster是通過監視系統內存, 重整或釋放出被佔用的RAM空間,以增加系統性能及CPU效率的優化軟體,它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實用,因為一切優化都在悄悄進行,完全是自動的,而且它還有一個好處是無需注冊! 注冊表修改:Windows優化大師(備選:超級兔子魔法設置) 民族軟體中難得的精品,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工具集,還有注冊表優化、內存優化等其它功能,最大的功能當然還是對於Windows系統的優化設置,相當不錯。超級兔子魔法設置也是一個同類的優秀軟體! 殺毒軟體:金山毒霸2002(備選:KV3000) 現在國內名氣很大的殺毒軟體,使用用戶相當多,支持在線升級,金山公司的軟體升級和病毒碼升級也很及時。 文件壓縮:WinZip(備選:WinRar3.0B5、WINACE) 最流行、最受網民歡迎的壓縮類軟體,同類軟體中其使用率獨占鰲頭,除了壓縮率和界面略不及WinRar外,其它的功能幾乎好得無懈可擊(呵呵,有點誇張)。 語言翻譯:東方快車3000(備選:金山快譯2001.) 東方快車是最有代表性的翻譯軟體了,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很高,已經成為裝機必備的漢化平台了,它最新的3000版不僅繼續整合了著名的金山詞霸,而且功能還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真可算是強強聯合了! 內碼轉換:南極星(備選:Magic Win) 南極星是著名的多內碼識別平台,不僅支持中(GB、BIG5)、日、韓文字智能識別和顯示,還集成了多種漢化應用程序,是面向中文用戶的一款比較完善的多元系統支撐環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相對其它漢字內碼轉化器來說,准確性也確實要高出一籌。 輸入法:紫光拼音輸入法(備選:中文狂拼) 對於不使用五筆輸入的一般電腦用戶來說,我覺得紫光拼音輸入法是相當好的了,之所以覺得好就是因為其智能,輸入起來方便、快捷而且得心應手,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追求錄入速度的用戶,那麼支持五筆的中文狂拼可能更適合你。 多媒體軟體 圖形瀏覽:ACDSEE4.0 最經典老牌的圖片瀏覽軟體當然是ACDSee4.0了,在這一領域里它幾乎可稱為霸主,不僅支持BMP、GIF、JPG、TGA、TIF等各種常見的圖形文件格式,還可以直接查看動畫GIF,而且最大的優點是圖片打開速度極快,性能很高,最新的版本還增加了圖片修葺的功能。 影音播放:超級解霸2001XP(備選:東方影都3.0,PowerDVD) 選一個看VCD或DVD的軟體,其實最好的還是超級解霸,梁肇新先生的這款民族軟體經過多年發展現在已經成了我們的裝機必備,在目前的國內影音媒體播放軟體中,就性能和便捷性來看幾乎可以說無出其右者。但是如果非常看重影音質量的准專業用戶,PowerDVD在這方面可以說更好一些。 MP3播放:Win amp (備選:MATCHBOX7.0、sonique) MP3音樂播放軟體中Win amp無疑一統天下,當為首選。這個著名的高保真的音樂播放軟體最優秀的在於其強大的功能和出色的音質,而且還能定製界面skins,同時支持增強音頻視覺和音頻效果的Plug-ins,可以說是集大成於一身。 圖象製作:Adobe Photoshop 6.01(備選:Ulead PhotoImpact 5.0) 在圖形(圖像)領域里,最出色的工具軟體恐怕沒有人否認是PhotoShop了。它可以說是真正的設計大師,利用它可以輕而易舉的製作出專業級的圖形/圖像,當然如果你需要傻瓜一點的圖像製作工具,可以*慮友立公司出品的PhotoImpact。 圖像截取:Hyper Snap-DX(備選:Capture Professional) Hyper Snap-DX是我最喜歡、最常用的抓圖軟體,提供了高達十幾種的捕捉方式,包括手動、自動或是利用捕捉精靈等,你可以透過其工具來捕捉不同形狀的畫面並加以編輯。更令人稱奇的是還能提供馬賽克、水彩等專業級影像效果,功能強大而且使用簡單,唯一的缺陷是要注冊! 網路軟體 瀏覽網頁:Fantasia 2001(備選:Net captor 6.2) Fantasia是目前最好的IE衍生瀏覽器,甚至可以說是所有IE衍生瀏覽器中的集大成者。除了多頁面、比IE佔用的系統資源更少外,還內嵌了搜索引擎和幾款小巧的網路工具。憑著其穩定優異的性能和豐富強大的輔助功能,大有取代IE之勢,而日益成為國內瀏覽器中的新寵。 離線瀏覽:Offline Explorer Pro(備選:Web Zip) 在我使用過的離線瀏覽器中,最快、最好用的一款,比Web Zip的功能還要強大,不僅可以將網站的全部或部分文件下載過來,而且能方便的用來創建某個網站的完整鏡象。最獨特之處就是速度快! 電子郵件:Foxmail4(備選:The Bat!) 張小龍先生的這款中文軟體簡直就是民族的驕傲,在功能上不僅可以管理多個email帳號,還有著完善的郵件過濾功能,甚至能直接由遠端的郵件伺服器刪除不想下載的郵件;在操作方式上,對國人的使用習慣也是關懷備至,體貼多多。現在收發郵件不用它的人還真不多! FTP傳輸:CuteFTP (備選:AceFTP) 在Windows系統下,最經典的FTP軟體就是CuteFtp了,它不僅提供了多文件下載,而且還可同時到多個Server下載,你甚至可邊上FTP下載文件,邊瀏覽網頁。最新的CuteFTP ,功能更加強大、性能更加穩定,但操作起來卻沒什麼變化。 以上軟體,按情況選擇。
新買了安卓手機要安裝什麼軟體
裝機必備的軟體基本就是殺毒軟體,瀏覽器,解壓縮,視頻播放軟體那些……自己去下載站有點麻煩,而且容易中毒,建議直接下一個網路衛士,點開衛士的百寶箱有個軟體管理,把電腦里的軟體都列了出來,裝機必備軟體很齊全,分類也清楚,特方便智能,都能一鍵下載。平時軟體升級也方便,不想要的軟體也能一鍵卸載。功能都挺貼心的。還能防護電腦清理垃圾,蠻好用的。
⑥ 安卓手機發展歷史
一、手機的發展史
手機的發展史不只代表著科技的進步,也證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從模擬到GSM、從GSM到GPRS等等,每樣新技術的發明都對手機的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力。
手機的發展史大致上可分為這幾代:
第一代 (1G)
第二代 (2G)
第三代 (3G)
第一代手機(1G)---模擬行動電話在70年代末誕生了。
模擬行動電話系統主要採用模擬和頻分多址(FDMA)技術。
AMPS(北美蜂窩系統)、NMT(北歐行動電話)和TACS(全向通信系統)是主要的模擬標准。
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和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也不充分。
第一代無線網路技術的最大成就是去掉了將電話連接到網路的用戶線,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無線接收和撥打電話。
第二代 (2G)
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手機是GSM手機,CDMA手機和小靈通(PHS)手機,這些都稱為第二代手機(2G)。
第二代系統引入了數碼無線電技術,它提供更高的網路容量,改善了語音質量和保密性,還引入了無縫的國際漫遊。
第二代系統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短消息、SMS)、彩信(MMS、多媒體簡訊)、WAP等。
如今全世界第二代手機的市場標注,包括GSM、D-AMPS、PDC和IS-95CDMA等。
第三代 (3G)
第三代移動系統,即IMT-2000,是寬頻多媒體系統,能提供高質量寬頻綜合業務。
第三代手機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全球通用的無線通訊系統,但結果出現了多種不同制式,包括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
這些新的制式都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在帶寬利用和數據通信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
二、手機發展史
手機發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三、手機的發展史
如果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
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0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
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
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
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
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1831年 ,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
1844年5月24日 。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902年 ,一位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
194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製造出戰地行動電話機 。1946年,世界上從聖路易斯的一輛行進的汽車中打出了第一個電話用行動電話所撥打電話 。
1957年,蘇聯傑出的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行動電話。
1958年,他已對自己的行動電話做了進一步改進。設備重 量從3公斤減輕至500克(含電池重量),外形精簡至兩個香煙盒大小,可向城市裡的任何地方進行撥打,可接通任意一個固定電話。
到60年中期,庫普里揚諾 維奇的行動電話已能夠在200公里范圍內有效工作 。1958年,蘇聯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行動電話通訊系統「阿爾泰」(Алтай) 。
1959年,性能傑出的「阿爾泰」系統在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獲得金獎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
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
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
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
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
1991年 ,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 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
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 就輕到了60克以下。 現在發展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是所謂的第三代手機(3G),以歐洲的GSM制式和美國的CDMA為主,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無線應用協議等。
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及,CDMA手機也很流行,整個行業正在向第四代手機(4G)遷移過程中。電話鍵盤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照相機、攝影、錄音、GPS、上網等多種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DA發展的趨勢。
電話的口承、耳承和相應的話筒、聽筒都裝在單個把手上。舊稱為手提電話、手提、大哥大、傳真,是便攜的,可以在較大范圍內移動的電話終端 。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距今的手機安全產品基礎防護功能比較完備,但在防騷擾、隱私保護和數據保護方面仍有欠缺,未來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QQ手機管家、安全管家、網秦等安全廠商紛紛宣布進軍雲安全領域,2013年將是移動雲安全加速落地的關鍵年,各大安全廠商必將繼續加大對移動雲安全解決方案的投入力度。1G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
最先研製出手機的是美國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
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
四、智能手機發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五、安卓手機的特點和發展歷史
結合網路資料,現在為你總結如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其公司於2003年在美國加州成立。2005年由Google收購注資,並組建開放手機聯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統SDK正式發布。
Android 1.0
2008年9月23日發布,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
伴隨1.0的發布,首款搭載Android 1.0 OS的Android手機誕生。因為1.0不支持觸摸輸入,因此G1配置了實體鍵盤。
2009年4月30日發布。從這時起,Android系統版本都是以糕點進行命名,並以字母排序。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發布。Android1.6首次支持了CDMA網路,為諸如Verizon和Sprint這樣的CDMA運營商打開了一扇大門。
Android2.0
2009年11月——G1面世後1年左右——Android2.0降臨了。無論從哪個方面說,它都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第二個重要的里程碑時刻(第一個是Android1.5)。
2010年5月20日發布。直到Android2.2發布時,谷歌似乎才開始認真考慮Android的企業級功能。
2010年12月7日發布。該版本開始對NFC的支持。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FC功能作用也僅限於掃描景點的NFC便簽,從而獲得URL網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實和二維碼沒什麼區別,但是谷歌隨後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谷歌電子錢包——一個重要的移動支付創舉。許多公司現在開始注意到NFC和移動支付的前景,而毫無疑問,Android2.3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2011年2月2日發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統發展歷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嘗試,與智能手機無關,正式進軍平板電腦。
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發布。Android4.0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最重大的而一次升級。
2012年6月28日發布。Android4.1是谷歌繼蜂巢之後,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嘗試。
關於 Android 的故事,未完待續……
六、手機發展歷史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 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馬丁·庫帕」從此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1G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第二代手機(2G)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准,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准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