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卓系統 » android微軟雅黑

android微軟雅黑

發布時間: 2023-05-23 05:20:03

㈠ Android Studio 使用什麼字體比較好

Microsoft YaHei 微軟雅黑,看著很舒服李輪孫 直接在設置中的桐仿Editor-Colors&Fonts-Font里選擇就哪鏈行

㈡ Android安卓系統默認的英文數字字體叫什麼

系統默認英文數字字體叫DroidSans.ttf 。

Android安卓系統默認的幾種字體:

1、Clockopia.ttf 系統默認待機時鍾字體;

2、DroidSans.ttf 系統默認英文字體;

3、DroidSans-Bold.ttf 系統默認英文粗字體;

4、DroidSansFallback.ttf 系統默認中文字體;

(2)android微軟雅黑擴展閱讀:

在 Android 系統中,DroidSans 是默認字體,只包含西方字元(英文),應用程序默認情況下都會調用它;而 Droid Sans Fallback 包含了東螞陵亞字元(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衡搏韓文、日文)。

當需要顯示的字元在 Droid Sans 字體中不存在(如漢字),即沒有對應編碼的字元時,系統會到 Droid Sans Fallback 中去尋找相應編碼的字元。

如果找到,則使用 Droid Sans Fallback 字體來顯示它,如果仍然找不到該編碼對應的字元,則系統無法在屏幕上顯示出這個字元。

同時DroidSansFallback.ttf 字體文件的體咐物祥積僅有 3.04MB大小,效果類似於微軟雅黑字體,而且是完全免費的。

㈢ Android Studio 使用什麼字體比較好

微軟雅黑用來顯示中文最好不過了,但是英文的話就差一點了.
consolas字體是一種專門為編程人員設計的字體,這一字如悄埋體的特性是所有字母、數字渣螞與符號均能非常容易辨認,而且所有字元都具有相運缺同的寬度,讓編程人員看著更舒服,但它只是單獨的英文字體,不含中文所以就有一些人把這兩種字體合到了一起, 出現了consolas雅黑混合版編程字體.

㈣ androidstudio 編輯文本能用微軟雅黑嗎

微軟雅黑的話,好像是沒有的,默認字體都只有那些

㈤ ios和android界面的字體都是什麼

一、在ios中默認字體分為三類:

第一類:STHeiti-Light.ttc(黑體-簡與黑體-繁的細體)和STHeiti-Medium.ttc(黑體-簡與黑體-繁的中黑)代表的是中文字體,常用的方正黑體簡體

第二類:_H_Helvetica.ttc和_H_HelveticaNeue.ttc代表的是英文以及數字字體,常用的字體Helvetica

第三類:LockClock.ttf代表的是鎖屏時間字體

二、在Android中,斗笑碰升手英文字體使用Roboto,中文字體使用Noto(思源黑體)。

以前的設計中,中文字體主要是使用微軟雅黑,但微軟雅黑在界面中就顯得有點厚重、臃腫。Google聯合Adobe發布了「思源黑體」作為Android的默認中文字體,空談新的「思源黑體」不僅僅在字形上更易於在屏幕的閱讀,並且擁有7個字重,充分滿足了設計的需求。


三、ui界面設計一般用的字體是:微軟雅黑

其他可以參考一些ui界面設計規范,裡面都有一些很嚴謹的格式、字體、大小、顏色等數據規范的。



(5)android微軟雅黑擴展閱讀:

Heiti SC:黑體-簡,黑體-簡的英文名稱為Heiti SC。

Heiti:黑體的拼音,SC代表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是Mac OS X Snow Leopard(版本10.6)包含的簡體中文字型,也是iPhone OS 3.0(版本4.0後改名為iOS)及iPod nano第五代以來的預設簡體中文字型。


黑體-簡系:為黑體,取代華文黑體成為Mac OS X Snow Leopard的預設簡體中文字型。在過去,華文黑體是Mac OS X的預設簡體中文字型,因此以前並沒有黑體-簡。


黑體-簡:是全新的字體,與黑體-繁同以華文黑體為基礎開發,成為Mac OS X Snow Leopard與iPhone OS 3.0(版本4.0後改名為iOS)之後內建並同時為預設的簡體中文字型。

㈥ 安卓系統默認字體中有微軟雅黑么

在Android系統中,DroidSans是默認字體,DroidSansFallback和微軟雅黑這兩個長得非常像的字體。

微軟雅黑字體顯得更寬。但根據整行漢字來看,雅黑單個字元的寬度並沒有更寬,只是減少了邊緣的空白,使字間距變小,相鄰兩個字的筆畫幾乎要挨在一起了。

微軟雅黑字體筆畫分布均勻,由於寬度和筆畫布局上的不同,造成微軟雅黑字體看起來更豐滿,更緊實。這兩種字體都是非等寬字體,可以看出微軟雅黑的英文字母和數字普遍更寬(中文由於是方塊字,寬度沒有區別)。

微軟雅黑在可能的情況下筆畫更長,例如「號」字下方的勾,這樣在小字型大小時可讀性更好。小字型大小情況下,微軟雅黑字體仍然顯得大一些,並且由於筆畫的間距控製得較好,更容易看清楚每個字,相比之下,DroidSansFallback筆畫黏在一起的情況稍微嚴重一些。

仔細觀察一下,小字型大小時的微軟雅黑字底部並沒有完全對齊,而DroidSansFallback對得很整齊。因此微軟雅黑在小字型大小時有點大小不一,這也是其廣為詬病的一點。

字體對比:


(6)android微軟雅黑擴展閱讀:

DroidSans是一個人道主義者無襯線字體由SteveMatteson設計,Ascender公司DroidSans類型總監設計的設計包括一個垂直壓力,開放的形式和中立,但友好的外觀。DroidSans對用戶界面進行了優化,並以舒適的閱讀與菜單,網頁瀏覽器及其他屏幕上的文本移動手機。

DroidSans包含多個文字系統的子集。漢字子集和拉丁字母子集是並列的,但因為拉丁字母是最基本的字元且字元很少,所以放在主文件中,而漢字單立一個文件,日文等文字系統也也單立了文件。

文泉驛微米黑是DroidSans的第三方衍生,主要擴展了漢字支持。

DroidSans的整個字體族結構為(粗體顯示familyname):

1、DroidSans:包含Regular和Bold這兩個變體,支持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西里爾字母這三大歐文。

2、DroidSansMono:文字支持范圍同上。

3、DroidSansArabic:包含阿拉伯語字母。

4、DroidSansFallback:最終fallback,包含漢字、日文假名、韓文等。

5、DroidSansJapanese:包含用於日文的漢字和假名。

6、DroidSansThai:包含泰語字母。

微軟雅黑是美國微軟公司委託中國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設計的一款全面支持ClearType技術的字體。Monotype公司負責字體Hinting工作。它屬於OpenType類型,文件名是MSYH.TTF,字體設計上屬於無襯線字體和黑體。

這種字體每個字的造價成本在100美元左右。該字體家族還包括「微軟雅黑Bold」(粗體),文件名為MSYHBD.TTF。這個粗體不是單純的將普通字元加粗,而是在具體筆畫上分別進行處理,因此是獨立的一個字體。

微軟雅黑隨簡體中文版WindowsVista一起發布,是WindowsVista默認字體。另外,MicrosoftOffice2007簡體中文版也附帶這個字體。當使用於不能顯示中文字型名稱的系統時,會顯示為MicrosoftYaHei

這款字體是一種全新的無襯線黑體,它的字形略呈扁方而飽滿,筆畫簡潔而舒展,易於閱讀。這款字體在ClearType技術下的清新和優美著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微軟方面也為這種新型字體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微軟雅黑有如下特點:

1.單獨設計的粗體。

以往宋體的粗體都是通過內嵌點陣或者字體引擎渲染的,效果不是很好。粗體的單獨設計意味著另外設計一套字體,所有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翻倍,造價也會翻倍,但是顯示效果也會非常好。

2.顯示品質優異的斜體。

在windows上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晰的中文斜體,真的有點令人感動。雖然是14px,但宋體的斜體已經顯得支離破碎了。

3.更清晰的小號字顯示。

在以往,12px是宋體能顯示的極限。小於12px的字型大小會因為沒有內嵌點陣而變得模糊。而從上面微軟雅黑的字范來看,11px下的顯示非常優秀,10px的字基本可以辨認,9px以下,對於漢字的正常顯示,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了,平常也不會作為正常的屏幕使用字型大小,但這個極限字型大小的測試是一個有參考價值的項目。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字體設計師出色的Hinting工作,雅黑在這種情況下仍然還有大約一半左右的字元可以識別出來。

4.對於最常用的字型大小。

12、14px,微軟雅黑的顯示非常的清晰和優美,中英文的搭配非常的和諧。和宋體相比,雅黑的字形不是正方形的,而是稍微的扁寬,字間距很小,這樣的處理使得默認的行間距更為明晰;同時雅黑的字心顯得更為飽滿,在同樣的字型大小下,雅黑的單字面積就顯得更大,更容易識別,閱讀起來也更舒服。

5.更優美而現代的字形設計。

從此以後,很多網頁的標題字可以不用做成圖片了,尤其是blog之類的web2.0應用的網站,它們直接使用雅黑就可以在頁面上實現很完美的版面設計效果了。

㈦ 手機web字體css怎麼設置微軟雅黑

{font-family:"微軟雅黑";}或者{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
如果在文件編碼(GB2312、UTF-8 等)不匹配時會產生亂碼的錯誤,

為此,在 CSS 直接使用 Unicode 編碼來寫字體名稱可以避免這些錯誤。

使用 Unicode 寫中文字體名稱,瀏覽器是可以正確的解析的。

unicode編碼的微軟雅黑表示如下吵斗:
{font-family: "5FAE8F6F96C59ED1"}

㈧ 誰有【微軟雅黑】字體要安卓直裝版不要文件夾替換的。

網路有,或者塞班論壇字體庫

㈨ Android 中怎麼設置全局自定義字體樣式

  • 使用stackoverflow軟體進行修改。

  • 操作

  1. 首先下載自定義字體,拷貝到工程中的assets文件夾下,建個新文件夾也可以。

  2. 創建一個繼承自Application的類,放上TypeFace的變數。

  3. 將系統的serif的字體替換成微軟雅黑。

  4. 最後自定義的主題。

㈩ Android與iOS:兩種設計語言的和而不同

整體風格對比

IOS: iOS7的Flat Design——是 Mobile 設計里程碑。原本栩栩如生的擬物化設計被拍扁,去除了冗餘、厚重和繁雜的裝飾效果,變成了「扁平化設計」,其核心思想就是讓「信息」本身凸顯出來,在設計元素上則強調了抽象、極簡和符號化。自此扁平風格開始在移動端設計中廣為盛行。

Android: 自從2014年11月3日,Android5.0 Lollipop 正式面向用戶推出,Material Design 煥然一新的設計驚艷了全場,不僅僅是視覺效果,全新的「數字紙墨」的空間概念也賦予了界面全新的UI理念。

那麼 Flat Design 與 Material Design,兩個同樣趨於簡約的設計理念,他們具體的區別又在哪呢? 以下將會就這個話題具體分析兩者在設計思路、動效和其他細節上的不同。

設計思路的不同——開發與封閉

如果只能用一對詞來概括 Android 和 iOS 系統的不同,那應該是開放與封閉,也正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特性帶來了設計思路的不同。

Android 的開放帶來了多樣化設計的同時(使用自定義控制項幾乎沒有不能實現的設計效果),同時也帶來了「雜亂無章」之感和眾多因為不統一而造成的用戶在使用時無從下手的情況。

iOS的 HIG(《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人機交互規范)則更多「迫使」設計師去更多的使用系統原生的控制項,設計師對於控制項的修改非常局限,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每個 App

的基本操作都是在規范之內,具有一定的統一性,用戶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學習成本也相應降低了不少。這兩者很難去評判孰優孰劣,可以說「iOS 的下限比 Android 高,但 Android 的上限比 iOS 高」,伴隨著大屏時代的腳步,可以看到雙方都在努力靠近彼此的一個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達到一種「和而不同」的平衡。

動效展現原理不同——換個角度理解世界

現在動效的運用已經成為了許多 APP的標配,合理的動效不僅僅是為了視覺效果上的「酷炫」,更是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層級、轉場關系和關注到重點信息的利器。然而細心的設計師會發現,Android

和 iOS 的動效思路是截然不同的。用一句話概括兩邊設計語言的物理模型就是: Material Design 運用的是機械物理和電磁物理,而iOS 的動效更多建立在鏡頭運動和景深變化上。究其設計語言的本質就是讓用戶可以把客觀經驗移植到界面的一種思路。

Material Design 的隱喻是紙張,用戶的手指就像磁鐵一樣把電子紙墨吸引過來,點擊後就會泛起「漣漪」作為一個交互響應。而其他物體的排列則按照一種「深淺」的層級來排布,離手指越近的元素越亮,陰影越深,而離開遠的元素則越暗,直至淹沒在黑暗之中。

細觀 iOS 的系統動效可以槐桐廳發現,iOS 的桌面就好像一片星空,每個 App 都是其中的一個小星星(點),每當用戶去點擊,鏡頭就會切近,而背景則是隱入了一片高斯模糊的景深之中,這應該是每個 iOS 用戶最深刻的動鉛隱效體驗之一了。 高斯模糊也成為了 iOS 特有的一個表達層級關系的利器 (其中不僅是模糊,還存在著鏡頭晃動時的位移)。

同樣類型的動效還體現在打開 APP 的時候由一個點放大成一個面,包括「輪虛日歷」App 和「相冊」App(皆為系統應用)中年-日-月切換的操作,均是鏡頭思路的表現形式。

無論是哪種動效,本質上都是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界面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系。

其他設計形式——和而不同

(1)Tab bar的設計

iOS的Tab放在頁面底部,通常通過點擊來切換。Android一般放在頁面頂端,可以通過滑動頁面來切換Tab,當然Tab可以點擊切換。Tab多的話,Tab本身也可以滑動。

單條item的操作

iOS單條item的操作有兩種,點擊和滑動,點擊一般進入新的頁面,滑動會出現對這條item的一些常用編輯操作,如微信里滑動一條訂閱號,會出現取消關注和刪除。

Android中,單條item的操作也有兩種,點擊和長按,點擊一般進入新的頁面。長按進入一個編輯模式,可以在裡面進行批量和其他一個操作,比如刪除,頂置等等。

字體

iPhone上的字體英文為:HelveticaNeue 。iOS9之後變為 蘋方字體 ,該字體提供了6種字重。分別為:常規體、極細體、細體、纖細體、中黑體、中粗體。使用不同字重,更加界面上不同層級信息的表達。

Android 上的字體為:Droid sans fallback,是谷歌自己的字體,與微軟雅黑很像。

規范與用戶習慣的平衡

最後談一談微信,這個用戶量級重達10億的APP,他們是如何在Android和iOS的設計版本中平衡規范與用戶習慣的。

微信的tab導航,iOS和Android端依然是保持一致,都放在底部的。其實在Android4.0時期,微信出過一個嚴格按照android規范的版本,把導航放在里側滑里,但是隨著用戶使用習慣的逐漸被固化,發現很多常用的功能是不適合放在側滑里的。所以後來的微信android版,還是把主導航放在了底部。只是在單條item的操作、輸入框的樣式等細節上按照android的規范來做。

總結

做設計,既要借鑒官方、行業主流的設計形式,更要分析和總結別人設計形式背後的邏輯。官方、主流設計已經將用戶的認知和使用習慣培養起來了。

正如交互之父Alan  Cooper所說: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設計方案,就按照目前的標准來做,強打差異化有違用戶習慣的,可能這對用戶價值是有傷害的。 這就是最後要用微信為載體對比iOS和Android兩大系統的差異。設計的目的在於提供適當場景的解決方案,當目前市場的解決方案都滿足不了現有的業務需求,我們就要學會創造,但是在創造過程中最好依據現有標准設計來改變與創造。

熱點內容
拍照上傳器 發布:2025-02-12 17:34:29 瀏覽:651
androidweb框架 發布:2025-02-12 17:32:45 瀏覽:75
安卓編程賀卡 發布:2025-02-12 17:32:44 瀏覽:837
php獲取資料庫的欄位 發布:2025-02-12 17:29:02 瀏覽:765
伺服器地址消失 發布:2025-02-12 17:23:36 瀏覽:950
後台執行php腳本 發布:2025-02-12 17:21:45 瀏覽:470
spring編程式事務 發布:2025-02-12 17:16:55 瀏覽:397
nginx禁止ip訪問 發布:2025-02-12 17:15:14 瀏覽:273
外網訪問埠 發布:2025-02-12 17:09:09 瀏覽:541
威蘭達四驅豪華版都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2-12 16:54:34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