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和蘋果的面部解鎖哪個安全
『壹』 安卓和蘋果的人臉識別有什麼區別
蘋果和安卓的人臉識別在技術和功能上都有很大不同,蘋果的Face ID是在屏幕上方的劉海里加入了原深感攝像頭系統,包括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以及點陣投影器。在進行識別的時候點陣投影器會閃射出3萬個光點,紅外攝像頭會捕捉這些光點的反饋,然後用捕捉到的數據與手機晶元中存儲的數據比對,匹配之後就可以解鎖了。
安卓系統其實從Android 4.0的時候就開始加入了人臉識別,不過當時沒有廠商重視。安卓目前的識別方法都是「比照片」,幾乎都是通過演算法,用前置攝像頭捕捉面部的識別點,基本上都是只能識別二維平面,所以在安全性上與Face ID不再一個量級。
『貳』 蘋果面容和安卓人臉識別區別是什麼
蘋果靠屏幕正面頂部的一堆感測器來識別3D面部信息,而安卓廠商則大部分靠照片來建立面部信息點,二者之間有本質區別。
蘋果用了三個設備來完成面部識別這個動作,分別是:用來發射3萬個不可見光點的點陣投影儀;能記錄識別景深信息,繪制3D讀取點的紅外鏡頭;以及輔助紅外光捕捉的泛光感應原件。
蘋果用正面四個感測器才完成了人臉的識別和解鎖,如果再算上距離感應器、前置擴音器等,關鍵部件有7個之多,所以要屏幕盡量大,又要面容ID,屏幕正面必須有劉海。
而安卓手機廠商正面劉海屏內構造基本為「前置鏡頭、光線感應器、距離感應器」,能夠完成面部信息拾取的僅為一顆前置鏡頭,捕捉的也只有2D平面信息。
雖然目前安卓廠商其實僅依靠前置鏡頭,再通過演算法能夠完成類似景深情況的識別以及弱光下的識別,不過絕對稱不上完美。
如果按照「一分錢一分貨」這個角度考慮,那麼無疑蘋果的面容ID似乎應該是加分項,畢竟其能夠真正忽略光線條件,並且3D結構在安全性上更高,捕捉內容更細致。
『叄』 蘋果的面容ID和安卓的人臉識別有什麼不同
iPhone是通過陣點投射3w個光點到投射到人的頭。然後用景深攝像頭捕捉 計算人的3d頭型。 安卓機大部分都是通過攝像頭捕捉2d圖片解鎖的。(華為部分機型也是3d的,包括之前小米8探索版也是3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