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socket協議
『壹』 關於Android Socket 新手求教!
1.1什麼是Socket Socket
是一種抽象層,應用程序通過它來發送和接收數據,使用Socket可以將應用程序添加到網路中,與處於同一網路中的其他應用程序進行通信。簡單來說,Socket提供了程序內部與外界通信的埠並為通信雙方的提供了數據傳輸通道。
1.2Socket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的底層協議,Socket的實現是多樣化的。本指南中只介紹TCP/IP協議族的內容,在這個協議族當中主要的Socket類型為流套接字(streamsocket)和數據報套接字(datagramsocket)。流套接字將TCP作為其端對端協議,提供了一個可信賴的位元組流服務。數據報套接字使用UDP協議,提供數據打包發送服務。
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兩種Socket類型的基本實現模型。
二、Socket 基本通信模型
詳細
『貳』 android socket通信
首先,你要實現的就是從資料庫里讀數據,然後通過socket傳過去。
但是明明開一個線程就行的,為什麼要開兩個線程呢。而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再加上主線程,三個線程的變數全共享了。而線程運行本身就是宏觀上並行的,不知道三線程哪個先,哪個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有數據,有時候沒數據,完全放大的線程的不確定性。
最後線程通知UI要用Handle實現。
java">{
privatebooleanisConnect=true;
publicvoidrun(){
socket=newSocket(HOST,POST);
output=new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true);
input=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gbk"));
while(isConnect){
//傳回的XML字元串
xmlback=input.readLine();//無數據會阻塞
//returnxmlback;//從伺服器端返回值xmlback
用Handle傳回值給主線程,不用return.
}
}
publicStringsendMessage(SendxmlVOsend){//send應該是存值的,不看見用上,自己結合操作資料庫改一下
Stringxmlback="";
//生成xml文件轉換成字元串(xmlstring)
output.println(xmlstring+" ");
}
publicvoidclose(){
isConnect=false;
input.close();
output.close();
socket.close();
}
}
你試試這個樣子寫,
『叄』 Android如何進行socket通信
很簡單的可以做成這樣,非主要代碼就忽略了在這里:
客戶端:
newThread(){
publicvoidrun(){
try{
SocketmSocket=newSocket("192.168.1.102",2013);
while(true){
mSocket.getOutputStream.write("Helloserver!imandroidclient!");
Thread.sleep(1000);//休眠1S
}
}catch(Exceptione){}
}
}
伺服器端: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try{
ServerSocket mSocket = new ServerSocket(2013);
while(true){
String hello = new DataInputStream(mSocket.getInputStream()).readUTF();
Log.d("Debug", hello);
Thread.sleep(1000); // 休眠1S
}
} catch(Exception e){}
}
}
最簡單的就是這樣了,你還想多復雜???
『肆』 Android socket源碼解析(三)socket的connect源碼解析
上一篇文章著重的聊了socket服務端的bind,listen,accpet的邏輯。本文來著重聊聊connect都做了什麼?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可以來本文 https://www.jianshu.com/p/da6089fdcfe1 下討論
當服務端一切都准備好了。客戶端就會嘗試的通過 connect 系統調用,嘗試的和服務端建立遠程連接。
首先校驗當前socket中是否有正確的目標地址。然後獲取IP地址和埠調用 connectToAddress 。
在這個方法中,能看到有一個 NetHooks 跟蹤socket的調用,也能看到 BlockGuard 跟蹤了socket的connect調用。因此可以hook這兩個地方跟蹤socket,不過很少用就是了。
核心方法是 socketConnect 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調用 IoBridge.connect 方法。同理也會調用到jni中。
能看到也是調用了 connect 系統調用。
文件:/ net / ipv4 / af_inet.c
在這個方法中做的事情如下:
注意 sk_prot 所指向的方法是, tcp_prot 中 connect 所指向的方法,也就是指 tcp_v4_connect .
文件:/ net / ipv4 / tcp_ipv4.c
本質上核心任務有三件:
想要能夠理解下文內容,先要明白什麼是路由表。
路由表分為兩大類:
每個路由器都有一個路由表(RIB)和轉發表 (fib表),路由表用於決策路由,轉發表決策轉發分組。下文會接觸到這兩種表。
這兩個表有什麼區別呢?
網上雖然給了如下的定義:
但實際上在Linux 3.8.1中並沒有明確的區分。整個路由相關的邏輯都是使用了fib轉發表承擔的。
先來看看幾個和FIB轉發表相關的核心結構體:
熟悉Linux命令朋友一定就能認出這裡面大部分的欄位都可以通過route命令查找到。
命令執行結果如下:
在這route命令結果的欄位實際上都對應上了結構體中的欄位含義:
知道路由表的的內容後。再來FIB轉發表的內容。實際上從下面的源碼其實可以得知,路由表的獲取,實際上是先從fib轉發表的路由字典樹獲取到後在同感加工獲得路由表對象。
轉發表的內容就更加簡單
還記得在之前總結的ip地址的結構嗎?
需要進行一次tcp的通信,意味著需要把ip報文准備好。因此需要決定源ip地址和目標IP地址。目標ip地址在之前通過netd查詢到了,此時需要得到本地發送的源ip地址。
然而在實際情況下,往往是面對如下這么情況:公網一個對外的ip地址,而內網會被映射成多個不同內網的ip地址。而這個過程就是通過DDNS動態的在內存中進行更新。
因此 ip_route_connect 實際上就是選擇一個緩存好的,通過DDNS設置好的內網ip地址並找到作為結果返回,將會在之後發送包的時候填入這些存在結果信息。而查詢內網ip地址的過程,可以成為RTNetLink。
在Linux中有一個常用的命令 ifconfig 也可以實現類似增加一個內網ip地址的功能:
比如說為網卡eth0增加一個IPV6的地址。而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調用了devinet內核模塊設定好的添加新ip地址方式,並在回調中把該ip地址刷新到內存中。
注意 devinet 和 RTNetLink 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存在同一個模塊。雖然都是使用 rtnl_register 注冊方法到rtnl模塊中:
文件:/ net / ipv4 / devinet.c
文件:/ net / ipv4 / route.c
實際上整個route模塊,是跟著ipv4 內核模塊一起初始化好的。能看到其中就根據不同的rtnl操作符號注冊了對應不同的方法。
整個DDNS的工作流程大體如下:
當然,在tcp三次握手執行之前,需要得到當前的源地址,那麼就需要通過rtnl進行查詢內存中分配的ip。
文件:/ include / net / route.h
這個方法核心就是 __ip_route_output_key .當目的地址或者源地址有其一為空,則會調用 __ip_route_output_key 填充ip地址。目的地址為空說明可能是在回環鏈路中通信,如果源地址為空,那個說明可能往目的地址通信需要填充本地被DDNS分配好的內網地址。
在這個方法中核心還是調用了 flowi4_init_output 進行flowi4結構體的初始化。
文件:/ include / net / flow.h
能看到這個過程把數據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地址埠和目的地址埠,協議類型等數據給記錄下來,之後內網ip地址的查詢與更新就會頻繁的和這個結構體進行交互。
能看到實際上 flowi4 是一個用於承載數據的臨時結構體,包含了本次路由操作需要的數據。
執行的事務如下:
想要弄清楚ip路由表的核心邏輯,必須明白路由表的幾個核心的數據結構。當然網上搜索到的和本文很可能大為不同。本文是基於LInux 內核3.1.8.之後的設計幾乎都沿用這一套。
而內核將路由表進行大規模的重新設計,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網路環境日益龐大且復雜。需要全新的方式進行優化管理系統中的路由表。
下面是fib_table 路由表所涉及的數據結構:
依次從最外層的結構體介紹:
能看到路由表的存儲實際上通過字典樹的數據結構壓縮實現的。但是和常見的字典樹有點區別,這種特殊的字典樹稱為LC-trie 快速路由查找演算法。
這一篇文章對於快速路由查找演算法的理解寫的很不錯: 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6596046
首先理解字典樹:字典樹簡單的來說,就是把一串數據化為二進制格式,根據左0,右1的方式構成的。
如圖下所示:
這個過程用圖來展示,就是沿著字典樹路徑不斷向下讀,比如依次讀取abd節點就能得到00這個數字。依次讀取abeh就能得到010這個數字。
說到底這種方式只是存儲數據的一種方式。而使用數的好處就能很輕易的找到公共前綴,在字典樹中找到公共最大子樹,也就找到了公共前綴。
而LC-trie 則是在這之上做了壓縮優化處理,想要理解這個演算法,必須要明白在 tnode 中存在兩個十分核心的數據:
這負責什麼事情呢?下面就簡單說說整個lc-trie的演算法就能明白了。
當然先來看看方法 __ip_dev_find 是如何查找
文件:/ net / ipv4 / fib_trie.c
整個方法就是通過 tkey_extract_bits 生成tnode中對應的葉子節點所在index,從而通過 tnode_get_child_rcu 拿到tnode節點中index所對應的數組中獲取葉下一級別的tnode或者葉子結點。
其中查找index最為核心方法如上,這個過程,先通過key左移動pos個位,再向右邊移動(32 - bits)演算法找到對應index。
在這里能對路由壓縮演算法有一定的理解即可,本文重點不在這里。當從路由樹中找到了結果就返回 fib_result 結構體。
查詢的結果最為核心的就是 fib_table 路由表,存儲了真正的路由轉發信息
文件:/ net / ipv4 / route.c
這個方法做的事情很簡單,本質上就是想要找到這個路由的下一跳是哪裡?
在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結構體名為 fib_nh_exception 。這個是指fib表中去往目的地址情況下最理想的下一跳的地址。
而這個結構體在上一個方法通過 find_exception 獲得.遍歷從 fib_result 獲取到 fib_nh 結構體中的 nh_exceptions 鏈表。從這鏈表中找到一模一樣的目的地址並返回得到的。
文件:/ net / ipv4 / tcp_output.c
『伍』 Android-Socket
由於二者不屬於同一層面,所以本來是沒有可比性的。但隨著發展,默認的Http里封裝了下面幾層的使用,所以才會出現Socket & HTTP協議的對比:(主要是工作方式的不同):
Socket可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文件,在伺服器和客戶端各自維護一個文件,並使用SocketAPI函數對其進行文件操作。在建立連接打開後,可以向各自文件寫入內容供對方讀取或讀取對方內容,通信結束時關閉文件。在UNIX哲學中「一切皆文件」,文件的操作模式基本為「打開-讀寫-關閉」三大步驟,Socket其實就是這個模式的一個實現。
創建socket的時候,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參數創建不同的socket描述符,socket函數的三個參數分別為:
當我們調用socket創建一個socket時,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於協議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間中,但沒有一個具體的地址。如果想要給它賦值一個地址,就必須調用bind()函數,否則就當調用connect()、listen()時系統會自動隨機分配一個埠。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函數的三個參數分別為:
如果作為一個伺服器,在調用socket()、bind()之後就會調用listen()來監聽這個socket,如果客戶端這時調用connect()發出連接請求,伺服器端就會接收到這個請求。
TCP伺服器端依次調用socket()、bind()、listen()之後,就會監聽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戶端依次調用socket()、connect()之後就想TCP伺服器發送了一個連接請求。TCP伺服器監聽到這個請求之後,就會調用accept()函數取接收請求,這樣連接就建立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網路I/O操作了,即類同於普通文件的讀寫I/O操作。
注意:accept的第一個參數為伺服器的socket描述字,是伺服器開始調用socket()函數生成的,稱為監聽socket描述字;而accept函數返回的是已連接的socket描述字。一個伺服器通常通常僅僅只創建一個監聽socket描述字,它在該伺服器的生命周期內一直存在。內核為每個由伺服器進程接受的客戶連接創建了一個已連接socket描述字,當伺服器完成了對某個客戶的服務,相應的已連接socket描述字就被關閉。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至此伺服器與客戶已經建立好連接了。可以調用網路I/O進行讀寫操作了,即實現了網咯中不同進程之間的通信!網路I/O操作有下面幾組:
read()/write()
recv()/send()
readv()/writev()
recvmsg()/sendmsg()
recvfrom()/sendto()
我推薦使用recvmsg()/sendmsg()函數,這兩個函數是最通用的I/O函數,實際上可以把上面的其它函數都替換成這兩個函數。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客戶端調用connect時,觸發了連接請求,向伺服器發送了SYN J包,這時connect進入阻塞狀態;伺服器監聽到連接請求,即收到SYN J包,調用accept函數接收請求向客戶端發送SYN K ,ACK J+1,這時accept進入阻塞狀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 K ,ACK J+1之後,這時connect返回,並對SYN K進行確認;伺服器收到ACK K+1時,accept返回,至此三次握手完畢,連接建立。
總結:客戶端的connect在三次握手的第二個次返回,而伺服器端的accept在三次握手的第三次返回。
某個應用進程首先調用close主動關閉連接,這時TCP發送一個FIN M;
另一端接收到FIN M之後,執行被動關閉,對這個FIN進行確認。它的接收也作為文件結束符傳遞給應用進程,因為FIN的接收意味著應用進程在相應的連接上再也接收不到額外數據;
一段時間之後,接收到文件結束符的應用進程調用close關閉它的socket。這導致它的TCP也發送一個FIN N;
接收到這個FIN的源發送端TCP對它進行確認。
這樣每個方向上都有一個FIN和ACK。
所謂短連接,即連接只保持在數據傳輸過程,請求發起,連接建立,數據返回,連接關閉。它適用於一些實時數據請求,配合輪詢來進行新舊數據的更替。
https://github.com/nuisanceless/MySocketDemo
https://github.com/xuuhaoo/OkSocket
『陸』 android 中socket 怎樣建立連接
參考如下內容,建立socker連接:
1.建立Socket連接
1) Socket 實現了TCP/IP協議,可以連接到網路上的上腦,並收發數據
2) ServerSocket 用於服務端,可以監聽服務埠,等待客戶端連接,連接後可以生成用於傳輸數據的Socket
3) 創建服務端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9999);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等待客戶端連接
4) 創建客戶端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100.100.28.26", 9999);
// 注意:注冊網路許可權;不能在主線程做網路連接
5) 客戶端發送消息
DataOutputStream writer = new Data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writer.writeUTF("嘿嘿,你好啊,伺服器.."); // 寫一個UTF-8的信息
6) 服務端接收消息
DataInputStream reader = new DataInputStream( socket.getInputStream());
String msg = reader.readUTF();
7) 伺服器等待說明
『柒』 android studio連接io.socket:sokect.io-client伺服器的條件
條件是socket協議。
WebSocket是跟隨HTML5一同提出的,所以在兼容性上存在問題,這時一個非常好用的庫就登場了——Socket.io。
socket.io封裝了websocket,同時包含了其它的連接方式,你在任何瀏覽器里都可以使用socket.io來建立非同步的連接。socket.io包含了服務端和客戶端的庫,如果在瀏覽器中使用了socket.io的js,服務端也必須同樣適用。
socket.io是基於Websocket的Client-Server實時通信庫。
socket.io底層是基於engine.io這個庫。engine.io為socket.io提供跨瀏覽器/跨設備的雙向通信的底層庫。engine.io使用了Websocket和XHR方式封裝了一套socket協議。在低版本的瀏覽器中,不支持Websocket,為了兼容使用長輪詢(polling)替代。
『捌』 Android socket通信協議的封裝和解析
android socket通信協議的封裝和解析,其實是和java一樣的,都是通過http中的相關知識來封裝和解析,主要是通過多次握手,如下代碼:
import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java.io.IOException;
import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java.io.PrintWriter;
import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java.net.Socket;
importjava.util.ArrayList;
importjava.util.List;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publicclassMain{
privatestaticfinalintPORT=9999;
privateList<Socket>mList=newArrayList<Socket>();
privateServerSocketserver=null;
=null;//threadpool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newMain();
}
publicMain(){
try{
server=newServerSocket(PORT);
mExecutorService=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createathreadpool
System.out.println("伺服器已啟動...");
Socketclient=null;
while(true){
client=server.accept();
//把客戶端放入客戶端集合中
mList.add(client);
mExecutorService.execute(newService(client));//
}
}catch(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
{
privateSocketsocket;
privateBufferedReaderin=null;
privateStringmsg="";
publicService(Socketsocket){
this.socket=socket;
try{
in=newBufferedReader(new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客戶端只要一連到伺服器,便向客戶端發送下面的信息。
msg="伺服器地址:"+this.socket.getInetAddress()+"cometoal:"
+mList.size()+"(伺服器發送)";
this.sendmsg();
}catch(IO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voidrun(){
try{
while(true){
if((msg=in.readLine())!=null){
//當客戶端發送的信息為:exit時,關閉連接
if(msg.equals("exit")){
System.out.println("ssssssss");
mList.remove(socket);
in.close();
msg="user:"+socket.getInetAddress()
+"exittotal:"+mList.size();
socket.close();
this.sendmsg();
break;
//接收客戶端發過來的信息msg,然後發送給客戶端。
}else{
msg=socket.getInetAddress()+":"+msg+"(伺服器發送)";
this.sendmsg();
}
}
}
}catch(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
/**
*循環遍歷客戶端集合,給每個客戶端都發送信息。
*/
publicvoidsendmsg(){
System.out.println(msg);
intnum=mList.size();
for(intindex=0;index<num;index++){
SocketmSocket=mList.get(index);
PrintWriterpout=null;
try{
pout=newPrintWriter(newBufferedWriter(
newOutputStreamWriter(mSocket.getOutputStream())),true);
pout.println(msg);
}catch(IO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
}
}
}
『玖』 Android Socket通信開發,求詳細過程,附加註釋,謝謝
服務端往Socket的輸出流裡面寫東西,客戶端就可以通過Socket的輸入流讀取對應的內容。Socket與Socket之間是雙向連通的,所以客戶端也可以往對應的Socket輸出流裡面寫東西,然後服務端對應的Socket的輸入流就可以讀出對應的內容。
Socket類型為流套接字(streamsocket)和數據報套接字(datagramsocket)。
Socket基本實現原理
TCP與UDP
1基於TCP協議的Socket
伺服器端首先聲明一個ServerSocket對象並且指定埠號,然後調用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接收客戶端的數據。accept()方法在沒有數據進行接收的處於堵塞狀態。(Socketsocket=serversocket.accept()),一旦接收到數據,通過inputstream讀取接收的數據。
客戶端創建一個Socket對象,指定伺服器端的ip地址和埠號(Socketsocket=newSocket("172.168.10.108",8080);),通過inputstream讀取數據,獲取伺服器發出的數據(OutputStream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最後將要發送的數據寫入到outputstream即可進行TCP協議的socket數據傳輸。
『拾』 Android如何進行Socket通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
伺服器端:
importjava.io.IOException;
import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java.net.Socket;
/**
*簡單Socket伺服器類
*/
publicclassSimpleServer{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throwsIOException{
//創建Socket伺服器,監聽客戶端Socket的連接請求
ServerSocketserver=newServerSocket(30000);
while(true){
//每當接收到客戶端Socket請求,Socket伺服器端會產生一個對應的Socket
Socketclient=server.accept();
OutputStreamos=client.getOutputStream();
os.write("歡迎您連接伺服器".getBytes("utf-8"));
os.close();
client.close();
}
}
}
Android客戶端:
packagecom.simpleclient;
import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java.io.InputStream;
import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java.net.Socket;
import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android.os.Bundle;
importandroid.widget.TextView;
{
TextViewtextView;
@Override
publicvoidonCreate(Bundle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textView=(TextView)findViewById(R.id.textView1);
MyThreadthread=newMyThread();
thread.start();
}
/**
*線程類
*/
classMyThreadextendsThread{
publicvoidrun(){
try{
Socketsocket=newSocket("192.168.1.51",30000);
InputStreamis=socket.getInputStream();
InputStreamReaderisr=newInputStreamReader(is);
BufferedReaderbr=newBufferedReader(isr);
textView.setText(br.readLine());
br.close();
isr.close();
is.close();
socket.close();
}
catch(Exceptione){
System.out.println(e.toString());
}
}
}
}
修改AndroidManifest.xml文件,允許訪問Internet:
<!--添加網路訪問許可權-->
<uses-permission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