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線程與進程
Ⅰ 安卓多線程間通信和多進程之間通信有什麼不同
1)共享變數(內存)
2)管道
3)handle機制
runOnUiThread(Runnable)
view.post(Runnable)
android 進程內的消息驅動機制---Handler,MessageQueue,Runnable,Looper
Looper和Message的處理機制:首先在主線程中創建了一個handler對象,目的是為了處理從子線程發送過來的消息,然後當子線程有發送消息的需求時會使用Message對象,消息首先會被存儲在Message queue消息隊列中,主線程還有一個Looper消息輪詢器,會循環遍歷消息隊列中的消息,當發現消息的時候會發送消息給handler處理(更新ui等操作),handler調用handleMessage處理完後將Message置為null以便回收.
Ⅱ Android進程與線程區別
所以下來特地去查了以下資料,先說說線程:
(1)在Android APP中,只允許有一個主線程,進行UI的渲染等等,但是不能進行耗時操作(網路交互等等),否則會造成ANR,就是線程阻塞卡死,未響應。
(2)除了主線程之外,耗時操作都應該規范到子線程中,線程之間會有相應的通信方式,但相互獨立。
(3)然後看了一下所查資料:
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它是比進程更小的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線程比進程更小,基本上不擁有系統資源,故對它的調度所用資源小,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統內多個程序間並發執行的。 嗯,從大的說就是這樣。
在平時的Android開發過程中,基本上都會用到線程handler,thread等等,具體的實現方法我就不在這里寫了。
進程:
根據所查資料:是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程序關於某個數據集合的一次運行活動。進程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一個獨立單位。可以申請和擁有系統資源,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活動的實體,是一個「執行中的程序」。不只是程序的代碼,還包括當前的活動。
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存在於一個系統中,與線程的區別是:
1、子進程和父進程有不同的代碼和數據空間,而多個線程則共享數據空間,每個線程有自己的執行堆棧和程序計數器為其執行上下文。
2、進程間相互獨立,同一進程的各線程間共享。某進程內的線程在其它進程不可見。
3、進程間通信IPC,線程間可以直接讀寫進程數據段(如全局變數)來進行通信——需要進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輔助,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4、線程上下文切換比進程上下文切換要快得多。
Ⅲ android進程和線程到底有什麼區別
進程:是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程序關於某個數據集合的一次運行活動。進程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一個獨立單位。可以申請和擁有系統資源,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活動的實體,是一個「執行中的程序」。不只是程序的代碼,還包括當前的活動。
線程: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調度和分
派的基本單位,它是比進程更小的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線程比進程更小,基本上不擁有系統資源,故對它的調度所用資源小,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統內多個程序間並發執行的
程度。線程和進程的區別:
1、子進程和父進程有不同的代碼和數據空間,而多個線程則共享數據空間,每個線程有自己的執行堆棧和程序計數器為其執行上下文。
2、進程間相互獨立,同一進程的各線程間共享。某進程內的線程在其它進程不可見。
3、進程間通信IPC,線程間可以直接讀寫進程數據段(如全局變數)來進行通信——需要進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輔助,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4、線程上下文切換比進程上下文切換要快得多。
Ⅳ Android進程和線程的區別
Android進程和線程的區別
下面我先介紹下Android進程和線程各是什麼,然後再一一比較區別下
Android進程基本知識:
當一個程序第一次啟動的時候,Android會啟動一個LINUX進程和一個主線程。默認的情況下,所有該程序的組件都將在該進程和線程中運行。 同時,Android會為每個應用程序分配一個單獨的LINUX用戶。Android會盡量保留一個正在運行進程,只在內存資源出現不足時,Android會嘗試停止一些進程從而釋放足夠的資源給其他新的進程使用, 也能保證用戶正在訪問的當前進程有足夠的資源去及時地響應用戶的事件。
我們可以將一些組件運行在其他進程中,並且可以為任意的進程添加線程。組件運行在哪個進程中是在manifest文件里設置的,其中<Activity>,<Service>,<receiver>和<provider>都有一個process屬性來指定該組件運行在哪個進程之中。我們可以設置這個屬性,使得每個組件運行在它們自己的進程中,或是幾個組件共同享用一個進程,或是不共同享用。<application>元素也有一個process屬性,用來指定所有的組件的默認屬性。
Android中的所有組件都在指定的進程中的主線程中實例化的,對組件的系統調用也是由主線程發出的。每個實例不會建立新的線程。對系統調用進行響應的方法——例如負責執行用戶動作的View.onKeyDown()和組件的生命周期函數——都是運行在這個主線程中的。這意味著當系統調用這個組件時,這個組件不能長時間的阻塞主線程。例如進行網路操作時或是更新UI時,如果運行時間較長,就不能直接在主線程中運行,因為這樣會阻塞這個進程中其他的組件,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組件分配到新建的線程中或是其他的線程中運行。
Android會根據進程中運行的組件類別以及組件的狀態來判斷該進程的重要性,Android會首先停止那些不重要的進程。按照重要性從高到低一共有五個級別:
1.1前台進程
前台進程是用戶當前正在使用的進程。只有一些前台進程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存在。他們是最後一個被結束的,當內存低到根本連他們都不能運行的時候。一般來說, 在這種情況下,設備會進行內存調度,中止一些前台進程來保持對用戶交互的響應。
1.2可見進程
可見進程不包含前台的組件但是會在屏幕上顯示一個可見的進程是的重要程度很高,除非前台進程需要獲取它的資源,不然不會被中止。
1.3服務進程
運行著一個通過startService() 方法啟動的service,這個service不屬於上面提到的2種更高重要性的。service所在的進程雖然對用戶不是直接可見的,但是他們執行了用戶非常關注的任務(比如播放mp3,從網路下載數據)。只要前台進程和可見進程有足夠的內存,系統不會回收他們。
1.4後台進程
運行著一個對用戶不可見的activity(調用過 onStop() 方法).這些進程對用戶體驗沒有直接的影響,可以在服務進程、可見進程、前台進 程需要內存的時候回收。通常,系統中會有很多不可見進程在運行,他們被保存在LRU (least recently used) 列表中,以便內存不足的時候被第一時間回收。如果一個activity正 確的執行了它的生命周期,關閉這個進程對於用戶體驗沒有太大的影響。
1.5空進程
未運行任何程序組件。運行這些進程的唯一原因是作為一個緩存,縮短下次程序需要重新使用的啟動時間。系統經常中止這些進程,這樣可以調節程序緩存和系統緩存的平衡。
單線程模型
線程在代碼是使用標準的java Thread對象來建立,那麼在Android系統中提供了一系列方便的類來管理線程——Looper用來在一個線程中執行消息循環,Handler用來處理消息,HandlerThread創建帶有消息循環的線程。具體可以看下面的詳細介紹。
當一個程序第一次啟動時,Android會同時啟動一個對應的主線程(Main Thread),主線程主要負責處理與UI相關的事件,如用戶的按鍵事件,用戶接觸屏幕的事件以及屏幕繪圖事件,並把相關的事件分發到對應的組件進行處理。所以主線程通常又被叫做UI線程。
在開發Android應用時必須遵守單線程模型的原則: Android UI操作並不是線程安全的並且這些操作必須在UI線程中執行。
2.1 子線程更新UI Android的UI是單線程(Single-threaded)的。
為了避免拖住GUI,一些較費時的對象應該交給獨立的線程去執行。如果幕後的線程來執行UI對象,Android就會發出錯誤訊息 。以後遇到這樣的異常拋出時就要知道怎麼回事了!
2.2 Message Queue
在單線程模型下,為了解決類似的問題,Android設計了一個Message Queue(消息隊列), 線程間可以通過該Message Queue並結合Handler和Looper組件進行信息交換。下面將對它們進行分別介紹:
2..3 Message 消息
理解為線程間交流的信息,處理數據後台線程需要更新UI,則發送Message內含一些數據給UI線程。
2.4. Handler 處理者
是Message的主要處理者,負責Message的發送,Message內容的執行處理。後台線程就是通過傳進來的Handler對象引用來sendMessage(Message)。而使用Handler,需要implement 該類的 handleMessage(Message) 方法,它是處理這些Message的操作內容,例如Update UI。通常需要子類化Handler來實現handleMessage方法。
2.5. Message Queue 消息隊列
用來存放通過Handler發布的消息,按照先進先出執行。 每個message queue都會有一個對應的Handler。Handler會向message queue通過兩種方法發送消息:sendMessage或post。這兩種消息都會插在message queue隊尾並按先進先出執行。但通過這兩種方法發送的消息執行的方式略有不同:通過sendMessage發送的是一個message對象,會被Handler的handleMessage()函數處理;而通過post方法發送的是一個runnable對象,則會自己執行。
2.6 Looper Looper是每條線程里的Message Queue的管家。
Android沒有Global的Message Queue,而Android會自動替主線程(UI線程)建立Message Queue,但在子線程里並沒有建立Message Queue。所以調用Looper.getMainLooper()得到的主線程的Looper不為NULL,但調用Looper.myLooper()得到當前線程的Looper就有可能為NULL。
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Android進程和線程的二者的區別所在。
Ⅳ android啟動後怎麼查看其裡面的進程和線程
1)一個 Android 程序開始運行時,會單獨啟動一個Process。 默認情況下,所有這個程序中的Activity或者Service都會跑在這個Process。 默認情況下,一個Android程序也只有一個Process,但一個Process下卻可以有許多個Thread。 2)一個 Android 程序開始運行時,就有一個主線程Main Thread被創建。該線程主要負責UI界面的顯示、更新和控制項交互,所以又叫UI Thread。 3)一個Android程序創建之初,一個Process呈現的是單線程模型--即MainThread,所有的任務都在一個線程中運行,所以,MainThread所調用的每一個函數,其耗時應該越短越好,而對於比較耗時的工作,應該交給子線程去做,以避免主線程(UI線程)被阻塞,導致程序出現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se) 一個Activity就運行在一個線程中嗎?或者編碼時,如果不是明確安排在不同線程中的兩個Activity,其就都是在同一個線程中?那從一個Activity跳轉到另一個Activity時,是不是跳出的那個Activity就處在睡眠狀態了? 【答】 每個Activity都有一個Process屬性,可以指定該Activity是屬於哪個進程的。當然如果不明確指明,應該就是從屬於默認進程(Application指定的,如其未指定,應該就是默認主進程)。 Android中有Task的概念,而同一個Task的各個Activity會形成一個棧,只有站定的Activity才有機會與用戶交互。 原文地址:Android中的進程與線程 原文作者:江鵬 當應用程序的組件第一次運行時,Android將啟動一個只有一個執行線程的Linux進程。默認,應用程序所有的組件運行在這個進程和線程中。然而,你可以安排組件運行在其他進程中,且你可以為進程衍生出其它線程。本文從下面幾點來介紹Android的進程與線程: 1、進程 組件運行於哪個進程中由清單文件控制。組件元素——<activity>、<service>、<receiver>、<provider>,都有一個process屬性可以指定組件運行在哪個進程中。這個屬性可以設置為每個組件運行在自己的進程中,或者某些組件共享一個進程而其他的不共享。他們還可以設置為不同應用程序的組件運行在同一個進程中——假設這些應用程序共享同一個Linux用戶ID且被分配了同樣的許可權。<application>元素也有process屬性,為所有的組件設置一個默認值。 所有的組件都在特定進程的主線程中實例化,且系統調用組件是由主線程派遣。不會為每個實例創建單獨的線程,因此,對應這些調用的方法——諸如View.onKeyDown()報告用用戶的行為和生命周期通知,總是運行在進程的主線程中。這意味著,沒有組件當被系統調用時應該執行很長時間或阻塞操作(如網路操作或循環計算),因為這將阻塞進程中的其它組件。你可以為長操作衍生獨立的線程。 public boolean onKeyDown(int keyCode,KeyEvent event):默認實現KeyEvent.Callback.onKeyMultiple(),當按下視圖的KEYCODE_DPAD_CENTER或KEYCODE_ENTER然後釋放時執行,如果視圖可用且可點擊。 參數 keyCode-表示按鈕被按下的鍵碼,來自KeyEvent event-定義了按鈕動作的KeyEvent對象 返回值 如果你處理事件,返回true;如果你想下一個接收者處理事件,返回false。 當內存剩餘較小且其它進程請求較大內存並需要立即分配,Android要回收某些進程,進程中的應用程序組件會被銷毀。當他們再次運行時,會重新開始一個進程。 當決定終結哪個進程時,Android會權衡他們對用戶重要性的相對權值。例如,與運行在屏幕可見的活動進程相比(前台進程),它更容易關閉一個進程,它的活動在屏幕是不可見(後台進程)。決定是否終結進程,取決於運行在進程中的組件狀態。關於組件的狀態,將在後面一篇——組件生命周期中介紹。 2、線程 雖然你可能會將你的應用程序限制在一個進程中,但有時候你會需要衍生一個線程做一些後台工作。因為用戶界面必須很快地響應用戶的操作,所以活動寄宿的線程不應該做一些耗時的操作如網路下載。任何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的操作應該分配到別的線程。 線程在代碼中是用標準的Java線程對象創建的,Android提供了一些方便的類來管理線程——Looper用於在線程中運行消息循環、Handler用戶處理消息、HandlerThread用戶設置一個消息循環的線程。 Looper類 該類用戶在線程中運行消息循環。線程默認沒有消息循環,可以在線程中調用prepare()創建一個運行循環;然後調用loop()處理消息直到循環結束。大部分消息循環交互是通過Handler類。下面是一個典型的執行一個Looper線程的例子,分別使用prepare()和loop()創建一個初始的Handler與Looper交互: 1. Android中進程與進程、線程與線程之間如何通信? 1)一個 Android 程序開始運行時,會單獨啟動一個Process。 默認情況下,所有這個程序中的Activity或者Service都會跑在這個Process。 默認情況下,一個Android程序也只有一個Process,但一個Process下卻可以有許多個Thread。 2)一個 Android 程序開始運行時,就有一個主線程Main Thread被創建。該線程主要負責UI界面的顯示、更新和控制項交互,所以又叫UI Thread。 3)一個Android程序創建之初,一個Process呈現的是單線程模型--即MainThread,所有的任務都在一個線程中運行,所以,MainThread所調用的每一個函數,其耗時應該越短越好,而對於比較耗時的工作,應該交給子線程去做,以避免主線程(UI線程)被阻塞,導致程序出現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se) 一個Activity就運行在一個線程中嗎?或者編碼時,如果不是明確安排在不同線程中的兩個Activity,其就都是在同一個線程中?那從一個Activity跳轉到另一個Activity時,是不是跳出的那個Activity就處在睡眠狀態了? 【答】 每個Activity都有一個Process屬性,可以指定該Activity是屬於哪個進程的。當然如果不明確指明,應該就是從屬於默認進程(Application指定的,如其未指定,應該就是默認主進程)。 Android中有Task的概念,而同一個Task的各個Activity會形成一個棧,只有站定的Activity才有機會與用戶交互。 原文地址:Android中的進程與線程 原文作者:江鵬 當應用程序的組件第一次運行時,Android將啟動一個只有一個執行線程的Linux進程。默認,應用程序所有的組件運行在這個進程和線程中。然而,你可以安排組件運行在其他進程中,且你可以為進程衍生出其它線程。本文從下面幾點來介紹Android的進程與線程: 1、進程 組件運行於哪個進程中由清單文件控制。組件元素——<activity>、<service>、<receiver>、<provider>,都有一個process屬性可以指定組件運行在哪個進程中。這個屬性可以設置為每個組件運行在自己的進程中,或者某些組件共享一個進程而其他的不共享。他們還可以設置為不同應用程序的組件運行在同一個進程中——假設這些應用程序共享同一個Linux用戶ID且被分配了同樣的許可權。<application>元素也有process屬性,為所有的組件設置一個默認值。 所有的組件都在特定進程的主線程中實例化,且系統調用組件是由主線程派遣。不會為每個實例創建單獨的線程,因此,對應這些調用的方法——諸如View.onKeyDown()報告用用戶的行為和生命周期通知,總是運行在進程的主線程中。這意味著,沒有組件當被系統調用時應該執行很長時間或阻塞操作(如網路操作或循環計算),因為這將阻塞進程中的其它組件。你可以為長操作衍生獨立的線程。 public boolean onKeyDown(int keyCode,KeyEvent event):默認實現KeyEvent.Callback.onKeyMultiple(),當按下視圖的KEYCODE_DPAD_CENTER或KEYCODE_ENTER然後釋放時執行,如果視圖可用且可點擊。 參數 keyCode-表示按鈕被按下的鍵碼,來自KeyEvent event-定義了按鈕動作的KeyEvent對象 返回值 如果你處理事件,返回true;如果你想下一個接收者處理事件,返回false。 當內存剩餘較小且其它進程請求較大內存並需要立即分配,Android要回收某些進程,進程中的應用程序組件會被銷毀。當他們再次運行時,會重新開始一個進程。 當決定終結哪個進程時,Android會權衡他們對用戶重要性的相對權值。例如,與運行在屏幕可見的活動進程相比(前台進程),它更容易關閉一個進程,它的活動在屏幕是不可見(後台進程)。決定是否終結進程,取決於運行在進程中的組件狀態。關於組件的狀態,將在後面一篇——組件生命周期中介紹。 2、線程 雖然你可能會將你的應用程序限制在一個進程中,但有時候你會需要衍生一個線程做一些後台工作。因為用戶界面必須很快地響應用戶的操作,所以活動寄宿的線程不應該做一些耗時的操作如網路下載。任何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的操作應該分配到別的線程。 線程在代碼中是用標準的Java線程對象創建的,Android提供了一些方便的類來管理線程——Looper用於在線程中運行消息循環、Handler用戶處理消息、HandlerThread用戶設置一個消息循環的線程。 Looper類 該類用戶在線程中運行消息循環。線程默認沒有消息循環,可以在線程中調用prepare()創建一個運行循環;然後調用loop()處理消息直到循環結束。大部分消息循環交互是通過Handler類。下面是一個典型的執行一個Looper線程的例子,分別使用prepare()和loop()創建一個初始的Handler與Looper交互: 2.1、遠程過程調用(Remote procere calls,RPCs) Android有一個輕量級的遠程過程調用機制——方法在本地調用卻在遠程(另外一個進程中)執行,結果返回給調用者。這需要將方法調用和它伴隨的數據分解為操作系統能夠理解的層次,從本地進程和地址空間傳輸到遠程進程和地址空間,並重新組裝調用。返回值以相反方向傳輸。Android提供了做這些工作的所有代碼,這樣我們可以專注於定義和執行RPC介面本身。 一個RPC介面僅包含方法。所有的方法同步地執行(本地方法阻塞直到遠程方法執行完成),即使是沒有返回值。簡言之,該機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你用簡單的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介面定義語言)聲明一個你想實現的RPC介面。從這個聲明中,aidl工具生成一個Java介面定義,提供給本地和遠程進程。它包含兩個內部類,如下圖所示: 內部類有管理你用IDL定義的介面的遠程過程調用所需要的所有代碼。這兩個內部類都實現了IBinder介面。其中之一就是在本地由系統內部使用,你寫代碼可以忽略它。另外一個是Stub,擴展自Binder類。除了用於有效地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調用的內部代碼,內部類在RPC介面聲明中還包含方法聲明。你可以定義Stub的子類實現這些方法,如圖中所示。 通常情況下,遠程過程有一個服務管理(因為服務能通知系統關於進程和它連接的其它進程的信息)。它有由aidl工具生成的介面文件和Stub子類實現的RPC方法。服務的客戶端僅有由aidl工具生成的介面文件。 下面介紹服務如何與它的客戶端建立連接: · 服務的客戶端(在本地端的)應該實現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因此當與遠程服務建立連接成功和斷開連接是會通知它。然後調用bindService() 建立連接。 · 服務的onBind()方法將實現為接受或拒絕連接,者取決於它接受到的意圖(該意圖傳送到binServive())。如果連接被接受,它返回一個Stub子類的實例。 · 如果服務接受連接,Android調用客戶端的onServiceConnected()方法且傳遞給它一個IBinder對象,返回由服務管理的Stub子類的一個代理。通過代理,客戶端可以調用遠程服務。 這里只是簡單地描述,省略了一些RPC機制的細節。你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或繼續關注Android開發之旅,後面將為你奉上。 2.2、線程安全方法 在一些情況下,你實現的方法可能會被不止一個線程調用,因此必須寫成線程安全的。這對遠程調用方法是正確的——如上一節討論的RPC機制。當從IBinder進程中調用一個IBinder對象中實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在調用者的線程中執行。然而,當從別的進程中調用,方法將在Android維護的IBinder進程中的線程池中選擇一個執行,它不在進程的主線程中執行。例如,一個服務的onBind()方法在服務進程的主線程中被調用,在onBind()返回的對象中執行的方法(例如,實現RPC方法的Stub子類)將在線程池中被調用。由於服務可以有一個以上的客戶端,所以同時可以有一個以上的線程在執行同一個IBinder方法。因此,IBinder的方法必須是線程安全的。 同樣,一個內容提供者可以接受其它進程產生的數據請求。雖然ContentResolver 和 ContentProvider 類隱藏進程通信如何管理的,對應哪些請求的ContentResolver 方法——query()、insert()、delete()、update()、getType(),在內容提供者的進程的線程池中被調用,而不是在這一進程的主線程中。因為這些方法可以同時從任意數量的線程中調用,他們也必須實現為線程安全的。
Ⅵ Android中進程與進程、線程與線程之間如何通信
線程之間有消息循環的話,一般採用Message Handler機制; 進程間一般採用AIDL方式進行通信。
Ⅶ Android中進程與線程及如何在子線程中操作U
一個Android 程序默認情況只有一個進程,但是一個進程可以有多個線程。其中有一個UI 線程也稱為UI主線程,UI Thread在Android程序運行的時候就被創建,主要是負責控制UI界面的顯示、更新和控制項交互。所有的Android應用程序組件----包括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都在應用程序的主線程中運行。因此,任何組件中的費時操作處理都可能阻塞所有其他的組件、包括Service和可見的Activity。
在Android 中,對未響應的定義是:Activity對一個輸入事件在5s內沒有響應,或者Broadcast Receiver在10s內沒有完成他的onReceive處理程序。對於任何不用直接和用戶界面進行交互的重要處理,使用後台線程技術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將文件操作、網路交互、資料庫、復雜計算調度到後台線程中完成非常重要,以免阻塞主線程。
方法一:Thread+Handler
開啟一個新線程:new Thread(new MyThread()).start();
//通過Handler物件,通知主線程UI Thread來更新界面
Handler myHandler=new Handler(){
//此方法主要用於更新UI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switch(msg.what){
//根據Thread返回的標識進行相應的處理
}
}
};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int what=0;
//將耗時操作放到這里處理
//to-do
Ⅷ android 一個進程 多少個線程
一個程序可以有很多進程,一個進程可以包含多個線程。我們在寫程序的時候,一般要用到並發,這里講的是線程。
Ⅸ android中線程,進程都是什麼意思(通俗易懂的)
android中的進程就是一個個獨立的APP應用。線程可以理解為進程中的時間片斷:從代碼執行的角度來看,主線程就是APP從開始一句一句代碼從上往下執行,而子線程的執行時間片斷與主線程的執行時間片斷是分開的,執行時間不會影響到主線程的執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