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mk編寫
㈠ Android .mk文件 如何編譯生成apk文件
應用程序源碼的根目錄下面,這只有在linux下用mmm交叉編譯鏈編譯的時候才用的到,eclipse下是不會生成的。
㈡ Android.mk在哪裡,需要自己寫嗎
你是要做JNI還是在源碼工程里編譯
如果是JNI的話,需要在工程目錄里增加jni文件夾,裡面放Android.mk文件
如果是編譯整個Android源碼的話,需要在對應的應用目錄里放Android.mk文件
㈢ 請教關於Android.mk文件,怎麼寫增量編譯
我在mac下,是直接支持增量編譯的。 win環境下可能需要配置/設置什麼?,繼續求解中
㈣ android.mk ubuntu怎麼編譯
一個Android.mk file用來向編譯系統描述你的源代碼。具體來說:該文件是GNU Makefile的一小部分,會被編譯系統解析一次或多次。你可以在每一個Android.mk file中定義一個或多個模塊。每個模塊屬下列類型之一:
1)APK程序,一般的Android程序,編譯打包生成apk文件
2)java庫,java類庫,編譯打包生成jar文件
3) CC++應用程序,可執行的CC++應用程序
4)CC++靜態庫,編譯生成CC++靜態庫,並打包成.a文件
5)CC++共享庫,編譯生成共享庫(動態鏈接庫),並打包成.so, 有且只有共享庫才能被安裝/復制到您的應用軟體(APK)包中。
(1)先看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簡單的"hello world",比如下面的文件:
sources/helloworld/helloworld.c
sources/helloworld/Android.mk
相應的Android.mk文件會像下面這樣:
---------- cut here ------------------
普通的.mk一樣
=====================================m、mm、mmm編譯命令===========================================
android源碼目錄下的build/envsetup.sh文件,描述編譯的命令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所以要想使用這些命令,首先需要在android源碼根目錄執行build/envsetup.sh 腳本設置環境。
m:編譯所有的模塊
mm:編譯當前目錄下的模塊,當前目錄下要有Android.mk文件
mmm:編譯指定路徑下的模塊,指定路徑下要有Android.mk文件
下面舉個例子說明,假設我要編譯android下的hardwarelibhardware_legacypower模塊,當前目錄為源碼根目錄,方法如下:
1、. build/envsetup.sh
2、mmm hardware/libhardware_legacy/power/
或者 :
1、. build/envsetup.sh
2、cd hardware/libhardware_legacy/power/
3、mm
m沒有試過。默認上述兩個編譯命令,只編譯發生變化的文件。如果要編譯模塊的所有文件,需要-b選項,例如mm -b或者mmm -b
make命令,也可以用來編譯。如果是include $(BUILD_PACKAGE),用makeLOCAL_PACKAGE_NAME值;如果是include $(BUILD_EXECUTABLE)或者include $(BUILD_JAVA_LIBRARY),用makeLOCAL_MODULE值(未驗證)。
㈤ android.mk是用什麼語言寫的
.mk文件一般就是MakeFile文件。MakeFile文件嚴格來說是一個文本文件,只不過內部制定了資源的依賴關系,更像是編譯流程的說明書,內部可以調用shell腳本,實際操作是裡面的shell腳本進行,Makefile只是註明了文件之間的依賴關系,然後可以通過make文件編譯執行。
㈥ app android.mk 怎麼寫
一個Android.mk file用來向編譯系統描述你的源代碼。具體來說:該文件是GNU Makefile的一小部分,會被編譯系統解析一次或多次。你可以在每一個Android.mk file中定義一個或多個模塊,你也可以在幾個模塊中使用同一個源代碼文件。編譯系統為你處理許多細節問題。例如,你不需要在你的Android.mk中列出頭文件和依賴文件。NDK編譯系統將會為你自動處理這些問題。這也意味著,在升級NDK後,你應該得到新的toolchain/platform支持,而且不需要改變你的Android.mk文件。
先看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簡單的"hello world",比如下面的文件:
sources/helloworld/helloworld.c
sources/helloworld/Android.mk
相應的Android.mk文件會象下面這樣:
---------- cut here ------------------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helloworld
LOCAL_SRC_FILES := helloworld.c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 cut here ------------------
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幾行代碼:
LOCAL_PATH := $(call my-dir)
一個Android.mk file首先必須定義好LOCAL_PATH變數。它用於在開發樹中查找源文件。在這個例子中,宏函數』my-dir』, 由編譯系統提供,用於返回當前路徑(即包含Android.mk file文件的目錄)。
include $( CLEAR_VARS)
CLEAR_VARS由編譯系統提供,指定讓GNU MAKEFILE為你清除許多LOCAL_XXX變數(例如 LOCAL_MODULE, LOCAL_SRC_FILES, LOCAL_STATIC_LIBRARIES, 等等...),除LOCAL_PATH 。這是必要的,因為所有的編譯控制文件都在同一個GNU MAKE執行環境中,所有的變數都是全局的。
LOCAL_MODULE := helloworld
LOCAL_MODULE變數必須定義,以標識你在Android.mk文件中描述的每個模塊。名稱必須是唯一的,而且不包含任何空格。注意編譯系統會自動產生合適的前綴和後綴,換句話說,一個被命名為'foo'的共享庫模塊,將會生成'libfoo.so'文件。
LOCAL_SRC_FILES := helloworld.c
LOCAL_SRC_FILES變數必須包含將要編譯打包進模塊中的C或C++源代碼文件。注意,你不用在這里列出頭文件和包含文件,因為編譯系統將會自動為你找出依賴型的文件;僅僅列出直接傳遞給編譯器的源代碼文件就好。
在Android中增加本地程序或者庫,這些程序和庫與其所載路徑沒有任何關系,只和它們的Android.mk文件有關系。Android.mk和普通的Makefile有所不同,它具有統一的寫法,主要包含一些系統公共的宏。
在一個Android.mk中可以生成多個可執行程序、動態庫和靜態庫。
1,編譯應用程序的模板:
#Test Exe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SRC_FILES:= main.c
LOCAL_MODULE:= test_exe
#LOCAL_C_INCLUDES :=
#LOCAL_STATIC_LIBRARIES :=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
(菜鳥級別解釋::=是賦值的意思,$是引用某變數的值)LOCAL_SRC_FILES中加入源文件路徑,LOCAL_C_INCLUDES 中加入所需要包含的頭文件路徑,LOCAL_STATIC_LIBRARIES加入所需要鏈接的靜態庫(*.a)的名稱,LOCAL_SHARED_LIBRARIES中加入所需要鏈接的動態庫(*.so)的名稱,LOCAL_MODULE表示模塊最終的名稱,BUILD_EXECUTABLE表示以一個可執行程序的方式進行編譯。
2,編譯靜態庫的模板:
#Test Static Lib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SRC_FILES:= /
helloworld.c
LOCAL_MODULE:= libtest_static
#LOCAL_C_INCLUDES :=
#LOCAL_STATIC_LIBRARIES :=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include $(BUILD_STATIC_LIBRARY)
一般的和上面相似,BUILD_STATIC_LIBRARY表示編譯一個靜態庫。
3,編譯動態庫的模板:
#Test Shared Lib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SRC_FILES:= /
helloworld.c
LOCAL_MODULE:= libtest_shared
TARGET_PRELINK_MODULES := false
#LOCAL_C_INCLUDES :=
#LOCAL_STATIC_LIBRARIES :=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一般的和上面相似,BUILD_SHARED_LIBRARY表示編譯一個靜態庫。
以上三者的生成結果分別在如下,generic依具體target會變:
out/target/proct/generic/obj/EXECUTABLE
out/target/proct/generic/obj/STATIC_LIBRARY
out/target/proct/generic/obj/SHARED_LIBRARY
每個模塊的目標文件夾分別為:
可執行程序:XXX_intermediates
靜態庫: XXX_static_intermediates
動態庫: XXX_shared_intermediates
另外,在Android.mk文件中,還可以指定最後的目標安裝路徑,用LOCAL_MODULE_PATH和LOCAL_UNSTRIPPED_PATH來指定。不同的文件系統路徑用以下的宏進行選擇:
TARGET_ROOT_OUT:表示根文件系統。
TARGET_OUT:表示system文件系統。
TARGET_OUT_DATA:表示data文件系統。
用法如:
CAL_MODULE_PATH:=$(TARGET_ROOT_OUT)
㈦ android.mk是在什麼情況下生成的
當你需要使用JNI的時候,你需要創建一個native工程。Android.mk就是一個makefile配置文件,幫你把C/C++的代碼編譯成動態庫so的。
創建的方式有兩種:
在工程根目錄裏手動創建一個目錄叫jni,在裡面新建一個Android.mk,然後創建c,cpp文件,把他們配置到Android.mk里。
右鍵工程,選擇Android Tools->Add Native Support自動生成。
(7)androidmk編寫擴展閱讀:
創建Android庫
Android 庫在結構上與 Android 應用模塊相同。可以提供構建應用所需的一切內容,包括源代碼、資源文件和 Android 清單。
不過,Android 庫將編譯到可以用作 Android 應用模塊依賴項的 Android 歸檔 (AAR:Android Archive Resource) 文件,而不是在設備上運行的 APK。
與 JAR 文件不同,AAR 文件可以包含 Android 資源和一個清單文件,這樣,除了 Java 類與方法外,還可以捆綁布局和可繪制對象等共享資源。
庫模塊在以下情況下非常有用:
構建使用某些相同組件(例如 Activity、服務或 UI 布局)的多個應用。
構建存在多個 APK 變體(例如免費版本和付費版本)的應用並且需要在兩種版本中使用相同的核心組件。
㈧ android studio怎麼創建ndkclass.c和android.mk文件
Android.mk文件首先需要指定LOCAL_PATH變數,用於查找源文件,宏函數』my-dir』, 由編譯系統提供。由於一般情況下Android.mk和需要編譯的源文件在同一目錄下,所以定義成如下形式:
LOCAL_PATH:=$(call my-dir)
上面的語句的意思是 將LOCAL_PATH變數定義成 本文件所在 目錄路徑。
一個 Android.mk中 可以 定義 多個編譯模塊,每個編譯模塊 都是 以include $(CLEAR_VARS)開始
以include $(BUILD_XXX)結束
相關鏈接:http://blog.csdn.net/wh_19910525/article/details/7518190
㈨ android.mk簡介及如何直接執行C代碼
Android.mk 是Android app的編譯腳本文件,一般源碼才會用到。
㈩ 關於使用Android NDK時,有多個cpp和h文件,怎麼寫Android.mk
進群問吧,2509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