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onfigandroid
① android怎麼區分wlan0,wlan1網卡
eth0,eth1,eth2……代表網卡一,網卡二,網卡三……
lo代表127.0.0.1,即localhost
wlan0代表無線網卡
在執行ifconfig 命令後,系統將在內核表中設置必要的參數,這樣linux 就知道如何與網路上的網卡通信。ifconfig 命令有以下兩種格式:
※ifconfig [interface]
※ifconfig interface [aftype] option | address …
ifconfig 的第一種格式(或使用不帶任何參數的ifconfig 命令)可以用來查看當前系統的網路配置情況。
在剛剛安裝完系統之後,實際上是在沒有網卡或者網路連接的情況下使用Linux,但通過ifconfig 可以使用回繞方式工作,使計算機認為自己工作在網路上。
現在我們運行一下ifconfig 命令,不帶參數的ifconfig 命令可以顯示當前啟動的網路介面,其輸出結果為:
[root@machine1 /sbin]#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52:54:AB:DD:6F:61
inet addr:210.34.6.89 Bcast:210.34.6.127 Mask:255.255.255.128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46299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189
TX packets:305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
Interrupt:5 Base address:0xece0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UP LOOPBACK RUNNING MTU:3924 Metric:1
RX packets:4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4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其中以eth0 為首的部分是本機的乙太網卡配置參數,的設這里顯示了網卡的設備名/dev/eth0 和硬體的MAC 地址52:54:AB:DD:6F:61, MAC 地址是生產廠家定的,每個網卡擁有的唯一地址。
不過我們可以手工改動網卡的MAC 地址,只要我們在/etc/rc.d/init.d/中的network 中加入:
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
Jiania 解說 注:
eth0,eth1,eth2,代表網卡一,網卡二,網卡三
hw 代表hardware 硬體意思
ether 代表ethernet 乙太網的意思
然後重啟,此時再用ifconfig 命令查看一下,我們就會發現網卡的MAC 地址已經變成xx:xx:xx:xx:xx:xx了。
ifconfig配置網卡
配置網卡的IP地址
ifconfig eth0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在eth0上配置上192.168.0.1 的IP地址及24位掩碼。 若想再在eth0上在配置一個192.168.1.1/24 的IP地址怎麼辦?用下面的命令
ifconfig eth0: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這時再用ifconifg命令查看,就可以看到兩個網卡的信息了,分別為:eth0和eth0:0.若還想再增加IP,那網卡的命名就接著是:eth0:1、eth0:2……想要幾個就填幾個。ok!
配置網卡的硬體地址
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就將網卡的硬體地址更改了,此時你就可以騙過區域網內的IP地址邦定了。
將網卡禁用
ifconfig eth0 down
將網卡啟用
ifconfig eth0 up
ifconfig 命令的功能很強大,還可以設置網卡的MTU,混雜模式等。
② 如何讓android 程序 獲得 root許可權
一般來說, Android 下的應用程序可以「直接」得到的最大的許可權為 system ,但是如果我們需要在程序中執行某些需要 root 許可權的命令,如 ifconfig 等,就需要 root 許可權了。按照 Simon 的文章中提到的,應用程序有以下兩種辦法臨時獲得 root 許可權:
1) 實現一個 init 實現一個 Service ,來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2) 實現一個虛擬設備,這個設備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第二種辦法我這里沒有嘗試,暫時也不會。這里講講我在實現第一種辦法的過程和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將我們要執行的命令寫成腳本,或者可執行程序。
下面是我的腳本 ifconfig_test.sh :
# ! /system/bin/sh
ifconfig
注意: 腳本的第一行必須為 # ! /system/bin/sh ,否則無法執行,通過 dmesg 可以查看到信息內容為 cannot execve ./ifconfig_test.sh: Exec format error
也可以採用 C/C++ 編寫需要執行的命令或者程序,並在編譯 image 的時候編譯成可執行程序。
2. 在 init.rc 中注冊 service
Android 中的 service 需要在 init.rc 中注冊, Init.rc 中定義的 Service 將會被 init 進程創建,這樣將可以獲得 root 許可權。當得到相應的通知(通過屬性設置)後, init 進程會啟動該 service 。
本文中注冊的內容如下:
service ifconfig_test /system/etc/ifconfig_test.sh
oneshot
disabled
其中, oneshot 表示程序退出後不再重新啟動, disabled 表示不在系統啟動時啟動。
注意: 這里 service name 不能超過 16 個字元。我之前的 service name 由於定義的比較長, 18 個字元,設置屬性通知 service 啟動後查看 dmesg 可以看到提示: init: no such service 。查看 /system/core/init/parser.c 的源代碼,在 parse_service->valid_name 函數中可以看到如下內容: if (strlen(name) > 16) { return 0; } ,證明 service 的名字的確不能超過 16 個字元。
3. 將 Android 應用程序提升為 system 許可權
既然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啟動 service 獲得 root 許可權,那麼豈不是很不安全。 Android 考慮到了這點,規定只有 system 許可權的應用程序才能設置屬性,通知 service 啟動。關於提升 system 許可權的文章網上已有很多,這里就不再細說,
4. 在應用程序中添加屬性設置代碼
前面已經提到,對於 Android 來說,應用程序通知 init 啟動 service 是通過設置系統屬性來完成的,具體為設置 System 系統屬性 「ctl.start」 為 「ifconfig_test」 ,這樣 Android 系統將會幫我們運行 ifconfig_test 這個 service 了。
對該系統屬性的設置有三種方法,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應用程序:
1) Java 代碼
Android 在 Java 庫中提供 System.getProperty 和 System.setProperty 方法, Java 程序可以通過他們來設置和獲得屬性。代碼如下:
SystemProperties.set("ctl.start", "ifconfig_test");
上面的代碼是通知 Android 執行 ifconfig_test service ,如果需要查詢當前 service 執行的狀態,如是否執行完畢,可以通過如下代碼查詢:
ret = SystemProperties.get("init.svc. ifconfig_test ", "");
if(ret != null && ret.equals("stopped"))
{
return true;
}
2) JNI 代碼
當編寫 NDK 的程序時,可以使用 property_get 和 property_set 這兩個 API 來獲得和設置屬性。使用這兩個 API 必須要包含頭文件 cutils/properties.h 和鏈接 libcutil 庫。
3) Shell 腳本
Android 提供了命令行 setprop 和 getprop 來設置和獲取屬性,他們可以在腳本中被使用。
由於我的程序是在 JNI 中調用腳本,腳本中又執行 ifconfig ,因此我將設置屬性的部分放在了腳本中完成,代碼如下:
setprop ctl.start ifconfig_test
#wait for the service until it stops
ret=1
while [ $ret -ne 0 ]
do
getprop | grep "$ENABLE_MAPPER_SRV" | grep stopped
ret=$?
done
通過上面 4 個步驟, Android 應用程序就獲得了 root 許可權,更具體的說,是在執行我們需要執行的命令時臨時獲得了 root 許可權。
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採納哦
③ 如何使android應用程序獲得root許可權
一般來說, Android 下的應用程序可以逗直接地得到的最大的許可權為 system ,但是如果我們需要在程序中執行某些需要 root 許可權的命令,如 ifconfig 等,就需要 root 許可權了。按照 Simon 的文章中提到的,應用程序有以下兩種辦法臨時獲得 root 許可權: 1) 實現一個 init 實現一個 Service ,來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2) 實現一個虛擬設備,這個設備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第二種辦法我這里沒有嘗試,暫時也不會。這里講講我在實現第一種辦法的過程和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將我們要執行的命令寫成腳本,或者可執行程序。 下面是我的腳本 ifconfig_test.sh : # ! /system/bin/sh ifconfig 注意: 腳本的第一行必須為 # ! /system/bin/sh ,否則無法執行,通過 dmesg 可以查看到信息內容為 cannot execve ./ifconfig_test.sh: Exec format error 也可以採用 C/C++ 編寫需要執行的命令或者程序,並在編譯 image 的時候編譯成可執行程序。 2. 在 init.rc 中注冊 service Android 中的 service 需要在 init.rc 中注冊, Init.rc 中定義的 Service 將會被 init 進程創建,這樣將可以獲得 root 許可權。當得到相應的通知(通過屬性設置)後, init 進程會啟動該 service 。 本文中注冊的內容如下: service ifconfig_test /system/etc/ifconfig_test.sh oneshot disabled 其中, oneshot 表示程序退出後不再重新啟動, disabled 表示不在系統啟動時啟動。 注意: 這里 service name 不能超過 16 個字元。我之前的 service name 由於定義的比較長, 18 個字元,設置屬性通知 service 啟動後查看 dmesg 可以看到提示: init: no such service 。查看 /system/core/init/parser.c 的源代碼,在 parse_service->valid_name 函數中可以看到如下內容: if (strlen(name) > 16) { return 0; } ,證明 service 的名字的確不能超過 16 個字元。 3. 將 Android 應用程序提升為 system 許可權 既然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啟動 service 獲得 root 許可權,那麼豈不是很不安全。 Android 考慮到了這點,規定只有 system 許可權的應用程序才能設置屬性,通知 service 啟動。關於提升 system 許可權的文章網上已有很多,這里就不再細說, 4. 在應用程序中添加屬性設置代碼 前面已經提到,對於 Android 來說,應用程序通知 init 啟動 service 是通過設置系統屬性來完成的,具體為設置 System 系統屬性 逗ctl.start地 為 逗ifconfig_test地 ,這樣 Android 系統將會幫我們運行 ifconfig_test 這個 service 了。 對該系統屬性的設置有三種方法,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應用程序: 1) Java 代碼 Android 在 Java 庫中提供 System.getProperty 和 System.setProperty 方法, Java 程序可以通過他們來設置和獲得屬性。代碼如下: SystemProperties.set("ctl.start", "ifconfig_test"); 上面的代碼是通知 Android 執行 ifconfig_test service ,如果需要查詢當前 service 執行的狀態,如是否執行完畢,可以通過如下代碼查詢: ret = SystemProperties.get("init.svc. ifconfig_test ", ""); if(ret != null && ret.equals("stopped")) { return true; } 2) JNI 代碼 當編寫 NDK 的程序時,可以使用 property_get 和 property_set 這兩個 API 來獲得和設置屬性。使用這兩個 API 必須要包含頭文件 cutils/properties.h 和鏈接 libcutil 庫。 3) Shell 腳本 Android 提供了命令行 setprop 和 getprop 來設置和獲取屬性,他們可以在腳本中被使用。 由於我的程序是在 JNI 中調用腳本,腳本中又執行 ifconfig ,因此我將設置屬性的部分放在了腳本中完成,代碼如下: setprop ctl.start ifconfig_test #wait for the service until it stops ret=1 while [ $ret -ne 0 ] do getprop | grep "$ENABLE_MAPPER_SRV" | grep stopped ret=$? done 通過上面 4 個步驟, Android 應用程序就獲得了 root 許可權,更具體的說,是在執行我們需要執行的命令時臨時獲得了 root 許可權。 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哦
④ android系統能否在電腦(pc)上運行呢作為像Windows操作系統那樣
康懂你1分鍾前
本人用了二個月的時間,在win10系統下安裝Android虛擬機,在解決一系列技術問題後,現在已經調測完畢,可以像普通手機一樣運行各種app,不閃退、不卡頓,運行流暢,頁面純凈無廣告。window系統開機,開機後可以在兩個系統間自如切換。要點簡單介紹以下:
需要在window系統中
安裝adb並進行環境變數設置。
安裝包網址http://www.42xz.com/soft/4426.html
安裝haxm虛擬加速程序。
安裝包網址https://github.com/intel/haxm/releases/tag/v7.5.6
這兩個東西的安裝及adb的環境變數設置,不會自己網上查一下,不復雜。
用wvmare 安裝Androidx86(wmdk)文件,安裝Androidx86 虛擬機極其簡單快捷。目前兼容行最好的是Androidx86 7.1 R3,建議您不要選擇其他版本。
wvmare文件極其注冊碼網上很多,找一個下載就安裝可以了。
Androidx86 7.1 R3(wmdk)文件
安裝包網址https://www.osboxes.org/android-x86/#android-x86-8-vmware
3.安裝Androidx86 7.1 R3兼容庫,這裡面的步驟較多。
第一步准備工作。下載houdini7_y.sfs houdini7-z.sfs,為便於下面命令輸入,在c:下建立一個etc文件夾,將houdini7_y.sfs houdini7-z.sfs復制到c:etc中。
軟體包網址https://tieba..com/p/5358598228,有兩個軟體包,下載時一定要在「文件名」houdini.sfs中間加上「7-y"、"7-z"。
第二步,將houdini7_y.sfs houdini7-z.sfs用adb push命令復制到system/etc中。
打開安裝的Androidx86 7.1 R3虛擬機,完成設置,其中一定要打開兼容功能。在其「終端模擬器」中輸入"ifconfig"命令查詢到虛擬機的IP地址如:192.168.0.102(以具體查詢結果為准,這里舉例是為了下面的敘述方便)。
window系統下,右鍵開始--點擊「運行」--輸入cmd--「回車」
>adb connect IP 如adb connect192.168.0.102「回車」--鏈接虛擬機
>adb root「回車」 --- 授權
>adb disable-verity「回車」 ---解鎖
>adb remount「回車」----讀寫功能
adb push adb push C:etc /system/「回車」 --推入文件houdini7_y.sfs houdini7-z.sfs到虛擬機system/etc。
第三步:輸入enable_nativebridge完成安裝
x86的「終端模擬器」輸入「su 」出現「#」,之後輸入上述命令「enable_nativebridge」,完成兼容庫安裝。
成功安裝後你可以暢快的在window和Android之間切換運行您的雙系統,頁面潔凈無廣告,各種軟體隨您安裝使用,不閃退、不卡頓。當然這個安裝過程稍微復雜了些,你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細致少一些潦草,你一定會成功在pc上運行Android。
⑤ 怎麼在android下安裝更多的linux命令ifconfig在終端模擬器里not found
一般是安裝busybox工具箱
⑥ 如何使Android應用程序獲得root許可權
一般來說, Android 下的應用程序可以逗直接地得到的最大的許可權為 system ,但是如果我們需要在程序中執行某些需要 root 許可權的命令,如 ifconfig 等,就需要 root 許可權了。按照 Simon 的文章中提到的,應用程序有以下兩種辦法臨時獲得 root 許可權:
1) 實現一個 init 實現一個 Service ,來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2) 實現一個虛擬設備,這個設備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第二種辦法我這里沒有嘗試,暫時也不會。這里講講我在實現第一種辦法的過程和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將我們要執行的命令寫成腳本,或者可執行程序。
下面是我的腳本 ifconfig_test.sh :
# ! /system/bin/sh
ifconfig
注意: 腳本的第一行必須為 # ! /system/bin/sh ,否則無法執行,通過 dmesg 可以查看到信息內容為 cannot execve ./ifconfig_test.sh: Exec format error
也可以採用 C/C++ 編寫需要執行的命令或者程序,並在編譯 image 的時候編譯成可執行程序。
2. 在 init.rc 中注冊 service
Android 中的 service 需要在 init.rc 中注冊, Init.rc 中定義的 Service 將會被 init 進程創建,這樣將可以獲得 root 許可權。當得到相應的通知(通過屬性設置)後, init 進程會啟動該 service 。
本文中注冊的內容如下:
service ifconfig_test /system/etc/ifconfig_test.sh
oneshot
disabled
其中, oneshot 表示程序退出後不再重新啟動, disabled 表示不在系統啟動時啟動。
注意: 這里 service name 不能超過 16 個字元。我之前的 service name 由於定義的比較長, 18 個字元,設置屬性通知 service 啟動後查看 dmesg 可以看到提示: init: no such service 。查看 /system/core/init/parser.c 的源代碼,在 parse_service->valid_name 函數中可以看到如下內容: if (strlen(name) > 16) { return 0; } ,證明 service 的名字的確不能超過 16 個字元。
3. 將 Android 應用程序提升為 system 許可權
既然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啟動 service 獲得 root 許可權,那麼豈不是很不安全。 Android 考慮到了這點,規定只有 system 許可權的應用程序才能設置屬性,通知 service 啟動。關於提升 system 許可權的文章網上已有很多,這里就不再細說,
4. 在應用程序中添加屬性設置代碼
前面已經提到,對於 Android 來說,應用程序通知 init 啟動 service 是通過設置系統屬性來完成的,具體為設置 System 系統屬性 逗ctl.start地 為 逗ifconfig_test地 ,這樣 Android 系統將會幫我們運行 ifconfig_test 這個 service 了。
對該系統屬性的設置有三種方法,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應用程序:
1) Java 代碼
Android 在 Java 庫中提供 System.getProperty 和 System.setProperty 方法, Java 程序可以通過他們來設置和獲得屬性。代碼如下:
SystemProperties.set("ctl.start", "ifconfig_test");
上面的代碼是通知 Android 執行 ifconfig_test service ,如果需要查詢當前 service 執行的狀態,如是否執行完畢,可以通過如下代碼查詢:
ret = SystemProperties.get("init.svc. ifconfig_test ", "");
if(ret != null && ret.equals("stopped"))
{
return true;
}
2) JNI 代碼
當編寫 NDK 的程序時,可以使用 property_get 和 property_set 這兩個 API 來獲得和設置屬性。使用這兩個 API 必須要包含頭文件 cutils/properties.h 和鏈接 libcutil 庫。
3) Shell 腳本
Android 提供了命令行 setprop 和 getprop 來設置和獲取屬性,他們可以在腳本中被使用。
由於我的程序是在 JNI 中調用腳本,腳本中又執行 ifconfig ,因此我將設置屬性的部分放在了腳本中完成,代碼如下:
setprop ctl.start ifconfig_test
#wait for the service until it stops
ret=1
while [ $ret -ne 0 ]
do
getprop | grep "$ENABLE_MAPPER_SRV" | grep stopped
ret=$?
done
通過上面 4 個步驟, Android 應用程序就獲得了 root 許可權,更具體的說,是在執行我們需要執行的命令時臨時獲得了 root 許可權。
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哦
⑦ 請教一個在android下執行ifconfig命令的問題
在Android上安裝shell模擬器,然後直接執行命令,但是 ifconfig是root用戶的命令,安卓上沒有內置這個命令,但是可以執行ip addr命令
⑧ 如何遠程登錄android開發板
1、安裝adb驅動(adb驅動最好是最新的,要支持adb connect ip命令,可以用cmd中輸入adb查看是否支持)
2、確保開發板能上網,如果不行,在開發板的串口終端中輸入:netcfg eth0 dhcp然後查看ip用ifconfig3、在cmd中ping 開發板ip地址,能ping通就ok了4、在cmd中輸入adb connect ip如:adb connect 192.168.0.146
如果顯示連接成功,則可繼續執行後面的操作;如果不成功,如顯示:unable to connect to 192.168.0.146:5555
有可能是設備監聽埠的問題,則可以在手機終端執行如下命令:setprop service.adb.tcp.port 5555 //設置監聽的埠,埠可以自定義,如5554,5555是默認的stop adbd //關閉adbdstart adbd //重新啟動adbd5、在cmd中輸入adb kill-server,然後重復第四步即可!
⑨ 安卓手機通過自動獲取ip連上wifi後,怎麼查看子網掩碼,網關和dns呢 用ifconfig命令不行
先自動獲取,然後修改為靜態IP時就能看見了。不懂如何修改靜態IP再問我。
⑩ 怎樣使Android應用程序獲得root許可權
可以參考如下內容:
按照 Simon 的文章中提到的,應用程序有以下兩種辦法臨時獲得 root 許可權:
1) 實現一個 init 實現一個 Service ,來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2) 實現一個虛擬設備,這個設備幫助 Android 應用程序執行 root 許可權的命令。
第二種辦法我這里沒有嘗試,暫時也不會。這里講講我在實現第一種辦法的過程和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將我們要執行的命令寫成腳本,或者可執行程序。
下面是我的腳本 ifconfig_test.sh :
# ! /system/bin/sh
ifconfig
注意: 腳本的第一行必須為 # ! /system/bin/sh ,否則無法執行,通過 dmesg 可以查看到信息內容為cannot execve ./ifconfig_test.sh: Exec format error